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落索的意思、落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落索的解釋

[desolate] 冷落;蕭索

落索阿姑餐。——《顔氏家訓·治家》

詳細解釋

(1).冷落;蕭索。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治家》:“婦人之性,率寵子壻而虐兒婦。寵壻,則兄弟之怨生焉;虐婦,則姊妹之讒行焉。然則女之行留,皆得罪於其家者,母實為之。至有諺雲:‘落索阿姑餐’,此其相報也。” 宋 林逋 《雪》詩之三:“清夾曉林初落索,冷和春雨轉飄蕭。”

(2).連串不斷的樣子。 宋 劉過 《望江南·元宵》詞:“柳線正垂金落索,梅花初謝玉玲瓏。” 明 湯顯祖 《紫钗記·玉工傷感》:“平章金落索,編檢玉玲瓏。”《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袖中取出一張白紙,包着一對落索鐶兒,兩隻短金釵子,一個簡帖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落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 冷落、蕭索:這是最常見的釋義,多用于描述環境或人際關系的凄涼、冷清狀态。例如《顔氏家訓·治家》中提到的“落索阿姑餐”,指婆婆對兒媳的冷落。宋代林逋《雪》詩中“清夾曉林初落索”則形容雪後樹林的蕭瑟景象。
  2. 引申含義

    • 失去光彩或活力:現代用法中可形容人或事物失去原有的精神與生機,如“一子錯滿盤皆落索”(類似“滿盤皆輸”),強調因小失誤導緻整體衰敗。
  3. 争議與補充釋義

    • 部分學者提出異議,認為在《顔氏家訓》的語境中,“落索”更貼近“怠慢、刁難”的行為,而非單純的情感冷落。例如婆婆對兒媳的刻意苛待,可能包含行動上的拖沓與刁難。
  4. 其他用法

    • 連綿不斷:少數文獻(如《西遊記》《清平山堂話本》)中,“落索”描述事物連串不斷的狀态,如“踏草拖泥落索”,但此義項使用頻率較低。


“落索”的核心含義為“冷落蕭索”,既可用于自然景象(如雪景、春雨),也可形容人際關系的疏離。部分語境中隱含“牽連衰敗”或“行為怠慢”的引申義,需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學術上對其釋義存在一定争議,需注意文獻背景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二

落索的意思

落索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植物莖或枝幹脫落。

拆分部首和筆畫

落索的部首是艸,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落索的起源較為複雜,起初的意思是羽翼的根部,後來演變為植物枝條的脫落。

繁體

落索的繁體字為「落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中,落索的寫法略有不同。以《康熙字典》為例,可以寫成「落凉」或「落髁」。

例句

1. 那棵樹的枝幹被大風吹斷,紛紛落索在地。

2. 秋天的樹葉逐漸枯黃,紛紛落索下來。

組詞

落葉、落地、落花、落淚。

近義詞

脫落、掉落、飄落。

反義詞

生長、生發。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