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深廣貌。《韓詩外傳》卷一:“吾北鄙之人也,将南之 楚 。逢天之暑,思心潭潭。” 唐 唐彥謙 《拜越公墓因遊定水寺有懷源老》詩:“ 越公 已作飛仙去,猶得潭潭好墓田。” 明 無名氏 《鳴鳳記·陸姑救易》:“鸞箋寵召自天來,黃扉紫閣,潭潭如海。” 蘇曼殊 《與劉三書》:“别後思心潭潭,書來良以為慰。”
(2).象聲詞。多用于鼓聲。 宋 歐陽修 《黃牛峽祠》詩:“潭潭村鼓隔溪聞, 楚 巫歌舞送迎神。” 宋 歐陽修 《初至虎牙灘見江山類龍門》詩:“曉鼓潭潭客夢驚, 虎牙灘 上作船行。”
“潭潭”是一個漢語疊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及用法:
本義
指水域或空間的深邃、廣闊。例如“潭潭府中居”,形容宅邸的宏偉幽深;又如“潭潭故邑井”,描繪古井的深廣。
引申義
可擴展形容抽象事物的深沉或宏大,如“黃扉紫閣,潭潭如海”,比喻官署的莊嚴廣闊。
多用于描述鼓聲等低沉、渾厚的聲音。例如“潭潭村鼓隔溪聞”,通過“潭潭”模拟鼓聲的節奏感與回響效果。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籍、詩詞及權威字詞典的釋義,完整信息可參考相關文獻或線上辭書。
《潭潭》是一個雙音節詞,讀音為tán tán。
部首:水(氵)
筆畫:11畫
《潭潭》源于中國古代漢語,在現代漢語中作為一個形容詞,意為“湖泊或水池非常深”。它用來形容水深且幽靜的場所。
潭潭的繁體字為「潭潭」。
在古代漢字中,潭潭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舉例如下:
1.淮聽潭潭水。
2.雜對潭潭凍酒。
以下是使用潭潭的兩個例句:
1. 清晨,我來到位于山腳的潭潭湖,靜靜地欣賞着湖面上倒映的鏡花。
2. 這個古廟被綠樹環繞,廟後有一個潭潭,景色幽美迷人。
組詞:潭水、潭畔、湖潭、潭面
近義詞:湖泊、水潭、池塘、水域
反義詞:淺灘、河流、湖面、江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