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open]∶啟開;打開(如一扇門或一隻蓋子)
這種滅火器的開關能自動開啟
(2) [initiate]∶從某一點起;起始
開啟了商代文化的先河
(1).打開。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純皇愛民》:“地方偶有偏災,即命開啟倉廩,蠲免租稅,六十年如一日。” 褚輔成 《浙江辛亥革命紀實·光複杭州之經過》:“推駐紥城内之憲兵司令部執事官 童保暄 為臨時總指揮,并負開啟城門之責” 何其芳 《街》:“書籍給我開啟了一扇金色的幻想的門。”
(2).謂僧人始作道場、佛事。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今日二月十五日開啟,衆僧動法器者。請夫人小姐拈香。”
(3).開創。 鄭振铎 《中國繪畫的優秀傳統》:“ 趙孟堅 的《墨蘭圖》,娟秀清高,已開啟了 元 人的畫格。”
“開啟”是一個漢語動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字面意義
指物理層面的打開動作,如“開啟瓶蓋”“開啟門窗”,強調解除封閉狀态。
抽象引申
表示啟動、開創某種狀态或進程,例如“開啟新時代”“開啟人生新篇章”,帶有突破性、起始性的象征意義。
常搭配名詞作賓語,如“開啟電源”“開啟旅程”,也可接抽象概念,如“開啟智慧”。被動形式較少使用,多用于主動語态。
與“打開”相比,“開啟”更強調動作的正式性、系統性;與“啟動”相比,“開啟”更側重從封閉到開放的轉變過程。
若需進一步了解該詞的曆史演變或方言用法,建議查閱《現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資料。
詞義:
開啟,指打開、啟動或啟發、開展等意思。它常用來表示開始某種行為、狀态或過程。
拆分部首和筆畫:
開啟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開”和“頁”。其中,“開”的拼音為kāi,形聲字,由“幺”和“廾”組成;“頁”的拼音為yè,部首是“丨”。
來源:
開啟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一般用“開啟”或“開闢”來表示,其中“開”表示打開,而“啟”或“闢”表示啟動或啟發。在現代簡化字體中,将“開”和“啟”統一為“開”,即“開啟”。
繁體:
開啟的繁體字為「開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開啟常以“開啟”或“開闢”來表示。其中,開的字形比較簡單,而“啟”或“闢”字旁邊都有“廣”字旁,表示從廣闊的空間中打開一條新的道路。
例句:
1. 這個按鈕可以開啟燈光。
2. 他的演講開啟了我們思考的窗戶。
3. 我們将開啟一段全新的旅程。
組詞:
開啟可以和其他詞組合形成新詞,如:開啟胃口、開啟天窗、開啟文明等。
近義詞:
啟動、開始、開展。
反義詞:
關閉、終止、停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