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德。《左傳·宣公十五年》:“ 狄 有五罪……怙其儁才而不以茂德,茲益罪也。” 晉 陸機 《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茂德淵沖,天姿玉裕。” 宋 王安石 《韓忠獻挽辭》之二:“英姿爽氣歸畫圖,茂德元勛在鼎彜。”
關于“茂德”一詞的詳細解釋,綜合權威資料可歸納如下:
“茂德”由“茂”和“德”組合而成,字面意為“繁盛的品德”。其中:
古代文獻中常以“茂德”表示盛德,例如:
現代多用于人名,寓意:
該詞在當代使用中更偏向褒義,強調道德與才能并重,常見于對個人修養或成就的稱頌。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籍或取名案例,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的完整内容。
茂德(mào dé)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人才興盛、德行昌盛。
茂德的部首是艸(草字頭),表示與植物相關。它一共由10個筆畫組成。
茂德出自《周易·乾卦》:“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亢之龍,有悔”,其中“亢”字即指茂盛,德行昌盛。拆解茂德兩字,其中茂指亢盛,德指悅人的品質和行為。
繁體字為茂德。
古時候的茂德的寫法沒有太大變化,仍然是茂德的形狀。
1. 他不僅才華橫溢,而且德行高尚,真是個茂德之人。
2. 這家公司以培養人才為己任,秉持着茂德的經營理念。
3. 兒子勤奮好學、懂禮貌,是一個茂德兒童。
茂盛、德行、茂盛有德、美德
才德兼備、德才兼備、德才充盈
貧德、德行低下、才德平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