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律和竹律。古代用以定音或候氣的管狀儀器。《晉書·律曆志上》:“ 泰始 十年,中書監 荀勗 、中書令 張華 出禦府銅竹律二十五具,部太樂郎 劉秀 等校試。”
“銅竹律”一詞有兩種不同解釋,需結合不同來源進行辨析:
一、古代音律儀器(權威解釋) 根據《漢典》及《晉書·律曆志》記載:
二、比喻性成語(非權威解釋)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釋義為成語,比喻“意志如銅竹般堅定”。但此說法缺乏古籍文獻支撐,可能是現代對字面的引申解讀,需謹慎使用。
建議:
《銅竹律》是一種古代法律制度,用來約束和規範市民行為。它是由兩個獨立的詞組成的,即“銅”和“竹”,各有不同的含義。下面将對《銅竹律》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介紹。
《銅竹律》的拆分部首是銅字的金屬部和竹字的竹部。 銅字的筆畫數是十一畫,竹字的筆畫數是六畫。
《銅竹律》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法律制度。銅象征權力和秩序,竹象征自強不息和正直。銅和竹的結合,寓意着秩序和道德的規範。《銅竹律》作為法律制度的名稱,體現了古代社會對法律約束的重視。
《銅竹律》在繁體漢字中的書寫形式為「銅竹律」。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中,銅字的寫法是「釒」加上「童」,竹字的寫法是「㒼」。
1. 遵守《銅竹律》,自律是一個成熟人的表現。
2. 他因違反《銅竹律》而受到了懲罰。
《銅竹律》的組詞可以包括銅人、竹子、法律等。
與《銅竹律》近義的詞彙有《金竹律》、《銅守律》等。
與《銅竹律》反義的詞彙包括《無律》、《自由》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