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針灸學名詞。指隸屬于經脈的穴位。
(2).針灸學名詞。針灸穴位分類名。為五腧穴之一。十二經脈各有一個經穴,位置多在腕、踝關節附近。
經穴是中醫針灸學中的重要概念,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歸屬于人體十四經脈(十二正經+任脈、督脈)的腧穴,是全身穴位的主體部分。這類穴位:
特指十二經脈在四肢肘膝關節以下的五個特定穴位(井、荥、輸、經、合)中的"經穴":
經穴作為氣血輸注的關鍵節點,具有雙向調節作用,既能反映髒腑病變,也可通過針灸刺激調整機體功能。現代研究顯示,經穴部位常存在神經血管密集、低電阻等生物物理特性。
經穴,又稱經絡穴位,是中醫學中的重要概念,用來指代人體上的特定穴位。經穴是經絡系統的組成部分,通過調節經絡的氣血流動,可以達到治療疾病和保健養生的效果。
經穴的拆分部首為“纟”和“穴”,纟通用于織物相關的字,穴則是人體穴位相關的字。根據新華字典,經穴的總筆畫數為17。
經穴一詞最早出現在《黃帝内經》中,是中國古代醫學著作之一。《黃帝内經》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醫學典籍之一,記載了中醫理論基礎和臨床實踐經驗。
經穴的繁體字是「經穴」。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經穴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常見的寫法包括「經穴」和「經穴」。
1. 針灸師用針刺激經穴以調和人體陰陽平衡。
2. 要學好中醫理論,必須掌握經穴的位置和功能。
1. 經絡(指人體内的經脈)
2. 穴位(指經穴的具體位置)
3. 經脈(人體内傳遞氣血的通道)
1. 穴位
2. 穴道
1. 筋脈(經絡系統的一部分,指人體内連接肌肉和骨骼的結構)
2. 血脈(人體内傳遞血液的通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