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小伯的意思、小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小伯的解釋

古代公卿都邑内的大夫、士和邑宰的統稱。《書·立政》:“大都小伯藝人,表臣百司。” 孔 傳:“小臣猶皆慎擇其人,況大都小邑之長……可以非其任乎!” 孔穎達 疏:“﹝小伯,﹞大都邑之小長,謂公卿都邑之内大夫、士及邑宰之屬。”

主持小規模的諸侯盟會。《國語·鄭語》:“ 齊莊 、 僖 於是乎小伯。” 韋昭 注:“小伯,小主諸侯盟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小伯”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小伯”是古代官職術語,主要指公卿都邑内的大夫、士及地方邑宰的統稱,屬于較低層級的行政管理者。例如《尚書·立政》記載:“大都小伯藝人,表臣百司”,孔穎達注釋中将其解釋為地方行政官員的泛稱。

引申含義

  1. 行政職能:指代都城或封邑中負責具體事務的基層官員,如文書管理、禮儀執行等。
  2. 盟會主持:在《國語·鄭語》中,“小伯”還指代主持小規模諸侯盟會的角色,如齊莊公、僖公曾以此身份參與盟會。

詞源與結構

使用場景

多出現于曆史文獻及古典文學中,用于描述先秦至漢代的官職體系。現代漢語已極少使用,常見于古籍研究或辭書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組詞或文獻引用,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小伯

小伯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彙,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小”和“伯”。下面将分别介紹這兩個部首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小:小字的部首為“⺌”,總共有三筆組成。

伯:伯字的部首為“⺅”,總共有二筆組成。

意思和來源

小伯的意思是父親的弟兄,也可以指封建社會中的爵位,表達對尊長的尊稱。這個詞來自于古代的爵位制度,其中伯爵是五等爵位中的第三等。

繁體

小伯在繁體中的寫法為「小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小伯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例如,在楷書字體中,小字的“⺌”部分有時會寫成“⺍”,而伯字的“⺅”部分有時會寫成“⺆”。

例句

1. 他是我小伯,而且也是我的啟蒙老師。

2. 在古代社會,小伯的地位比普通人高。

組詞

小伯在組詞中可以與其他漢字組合,形成新的詞彙,如“小伯伯”表示小伯的弟兄,或者指對小伯的尊稱。

近義詞

小叔、叔父

反義詞

大伯、舅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