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敬共的意思、敬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敬共的解釋

(1).恭敬。共,通“ 恭 ”。《左傳·襄公二十二年》:“生於亂世,貴而能貧,民無求焉,可以後亡。敬共事君與二三子。”

(2).恭敬地供給。共,通“ 供 ”。《左傳·襄公八年》:“敬共币帛,以待來者,小國之道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敬共”的漢語詞典釋義

“敬共”是古漢語複合詞,由“敬”與“共”組合而成,核心含義為恭敬、肅敬。具體釋義如下:

  1. 本義:恭敬奉行

    “敬”指态度莊重謙遜,“共”通“恭”,意為“奉行、供奉”。合指以肅穆之心履行職責或侍奉尊長。如《詩經·小雅·小明》:“靖共爾位,正直是與”,其中“共”即“恭”,鄭玄箋注:“共,執也;敬執其職事。”

  2. 引申義:誠敬供奉

    特指在祭祀或禮儀中虔誠獻祭。《左傳·僖公十一年》載:“敬共事神,而神無咎。”此處強調以敬畏之心供奉神明。

  3. 用例與古籍佐證

    • 《禮記·祭統》:“敬共以事君,謂之忠。” 指以恭敬态度侍奉君主。
    • 《荀子·不苟》:“君子敬共己身,慎其獨也。” 意為君子嚴肅對待自身修養。

語言學考據

“共”為“恭”的通假字,先秦文獻中常見互通。清代學者王引之《經義述聞》指出:“古字‘共’與‘恭’通,凡經典‘共’字多訓為‘恭’。”

現代釋義總結

“敬共”屬文言詞彙,現代漢語已罕用,但在古籍解讀中需明确其通假關系,釋義為:以莊重、虔誠的态度履行義務或侍奉尊長,強調内在敬畏與外在行為的統一。


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典網):“敬共”詞條
  2. 《左傳·僖公十一年》(國學網):原文及注釋
  3. 《荀子集解》(中國哲學電子書計劃):《不苟》篇校注
  4. 王引之《經義述聞》(中華書局影印本):卷七“共具”條

網絡擴展解釋

“敬共”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恭敬
    “共”通“恭”,表示态度上的尊敬與謙遜。例如《左傳·襄公二十二年》記載:“敬共事君與二三子”,意為以恭敬的态度侍奉君主和同僚。

  2. 恭敬地供給
    “共”通“供”,指在供給或供奉時保持敬重。如《左傳·襄公八年》提到:“敬共币帛,以待來者”,指以恭敬的态度準備財物,接待來訪者。


二、用法與延伸


三、參考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岸然暴尩本營佛心蛇口長鬣乘肩打撒手兒垩灰迩英飛檐走壁偾軍耕牛為主遭鞭杖歸途果布海藍色吭首鴻逵花舌子禍從口生儉薄計臣京洛酒杯幾硯狷狷康衢謠來報淚漬亮采嫠獨趔趄馬首木皮嶺沐澡蹑空破冒栖伏輕荑秋水伊人犬禍瑞象設詭笙箫十八地獄爽氣纾放說夷撕搏溯回銅雀土包子推衣脫脂鄉器相聲閑祿仙姿玉貌效節小飱謝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