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首的意思、馬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首的解釋

(1) [head of a horse]∶馬頭

(2) [head of the general's horse as guide]∶指作戰時主将的馬首所向

馬首裂。——明· 魏禧《大鐵椎傳》

瞻餘馬首。——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詳細解釋

(1).馬的頭。《儀禮·士喪禮》:“君至,主人出迎于外,門外見馬首,不哭。” 唐 韓愈 《過鴻溝》詩:“誰勸君王回馬首,真成一擲賭乾坤。”

(2).馬的前面。 唐 李德裕 《次柳氏舊聞》:“ 元宗 始入 斜谷 也……知頓使給事中 韋倜 於墅中得新熟酒一壺,跪獻於馬首者數四。”

(3).馬首所向。指策馬前進。 晉 趙至 《與嵇茂齊書》:“鳴鷄戒旦,則飄爾晨征,日薄西山,則馬首靡託。” 明 張以甯 《有感》詩:“馬首 桓州 又 懿州 ,朔風秋冷黑貂裘。”

(4).所騎的馬。借以敬稱他人。 唐 戴叔倫 《奉同汴州李相公勉送郭布殿中出巡》詩:“馬首先春至,人心比歲和。” 宋 蘇轼 《與韓昭文》:“邊徼往還,從者殊勞,日望馬首,但迂拙動成罪戾,恐不能及見公之還而去耳。”

(5).指蠶。 元 王恽 《玉堂嘉話》卷六:“蠶為馬首。”參見“ 馬頭娘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馬首"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内涵的複合詞,其釋義可歸納為以下四個層面:

一、動物本體 指馬的頭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明确标注此為本義,常用于描述馬的形體特征,如"馬首高昂"等具象表達。古代醫典《齊民要術》記載馬首骨骼可入藥,體現其在傳統醫學中的應用價值。

二、方位指引 引申為行進方向的代稱,源自古代車馬文化。《周禮·夏官》鄭玄注将"馬首"解作"猶向導",清代考據學家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強調此用法多見于軍事文書,如"按馬首所向布陣"等戰術術語。

三、器物構件 特指古代戰車轅端飾件,考古發現可追溯至商周時期。據《中國青銅器全集》著錄,安陽殷墟出土的青銅馬首轅飾,其造型工藝印證了《考工記》"轅端持衡者"的文獻記載,具有重要文物研究價值。

四、成語典故 "馬首是瞻"作為固定短語,出自《左傳·襄公十四年》"雞鳴而駕,塞井夷竈,唯餘馬首是瞻"。該典故經《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考訂,原指古代戰争中的陣前指揮方式,現多比喻服從指揮或追隨别人行動。

網絡擴展解釋

“馬首”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指代:指馬的頭部,如《儀禮·士喪禮》記載“門外見馬首,不哭”,韓愈詩句“誰勸君王回馬首”均直接描述馬的頭部。
  2. 方位指向:在軍事場景中特指主将坐騎的朝向,象征軍隊行動方向。如明代魏禧《大鐵椎傳》“馬首裂”、清代徐珂《清稗類鈔》中“瞻餘馬首”均體現這一用法。

二、引申含義

  1. 權威象征:衍生出“馬首是瞻”的成語,比喻追隨他人行動。如的造句“沈石成為大師兄後,衆人以他馬首是瞻”,體現對核心人物的服從。
  2. 敬稱代指:古代用“所騎的馬”代指騎馬者,引申為對他人的尊稱(如釋義第4條)。

三、特殊語境

  1. 文學意象:唐代李德裕《次柳氏舊聞》中“跪獻于馬首”描繪了獻禮場景,此處“馬首”暗含對君王的尊崇。
  2. 現代比喻:當代語境中可指事物的核心部分,如提到“紅領員工以黨馬首是瞻”,将詞義擴展至組織關系中的領導地位。

此詞在不同曆史文獻中的多重含義,體現了漢語詞彙從具象到抽象、從實體到象征的語義演變過程。

别人正在浏覽...

豻侯熬肉拔地别號避慎伯圖撥萬論千不耐柴瘠猖洋從奴打草驚蛇單數刀柄大有文章钿秋焚溺負圖趕嘴各式各樣勾點海蜃海獺醢醓河東胡羼灰罐火炙将軍柱交授舊哲句文錦據杖狂濤蓮花國爐丁毛拳聘物旗甲輕關晴虹穹靈汽水掃軌時醪甩手頓腳爽心悅目數衆四書院宿習潭渚特除拜哇咬無用武之地向壁虛構像教纖刻蕭疎夏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