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head of a horse]∶馬頭
(2) [head of the general's horse as guide]∶指作戰時主将的馬首所向
馬首裂。——明· 魏禧《大鐵椎傳》
瞻餘馬首。——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1).馬的頭。《儀禮·士喪禮》:“君至,主人出迎于外,門外見馬首,不哭。” 唐 韓愈 《過鴻溝》詩:“誰勸君王回馬首,真成一擲賭乾坤。”
(2).馬的前面。 唐 李德裕 《次柳氏舊聞》:“ 元宗 始入 斜谷 也……知頓使給事中 韋倜 於墅中得新熟酒一壺,跪獻於馬首者數四。”
(3).馬首所向。指策馬前進。 晉 趙至 《與嵇茂齊書》:“鳴鷄戒旦,則飄爾晨征,日薄西山,則馬首靡託。” 明 張以甯 《有感》詩:“馬首 桓州 又 懿州 ,朔風秋冷黑貂裘。”
(4).所騎的馬。借以敬稱他人。 唐 戴叔倫 《奉同汴州李相公勉送郭布殿中出巡》詩:“馬首先春至,人心比歲和。” 宋 蘇轼 《與韓昭文》:“邊徼往還,從者殊勞,日望馬首,但迂拙動成罪戾,恐不能及見公之還而去耳。”
(5).指蠶。 元 王恽 《玉堂嘉話》卷六:“蠶為馬首。”參見“ 馬頭娘 ”。
“馬首”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二、引申含義
三、特殊語境
此詞在不同曆史文獻中的多重含義,體現了漢語詞彙從具象到抽象、從實體到象征的語義演變過程。
《馬首》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根據拆分部首和筆畫,可以分析出《馬首》的構成:
拆分部首:馬(馬部)+ 首(頁部)
筆畫數:馬(10畫)+ 首(8畫)
《馬首》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有時會使用繁體形式:馬首。
《馬首》的意思是馬的頭部或馬的雕塑的頭部。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價值連城的藝術品或其他高雅精緻的事物,比喻某事物的精華或代表。
以下是幾個使用《馬首》的例句:
1. 這座古代雕塑的《馬首》保存完好,展現了傳統工藝的精湛。
2. 這部小說是現代文學的《馬首》,堪稱經典之作。
與《馬首》相關的組詞有:馬背、馬鍊、首長、首腦等。
與《馬首》近義詞有:馬頭、馬面、馬面神。
與《馬首》反義詞沒有明确對立關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