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鄉的器服。《周禮·地官·鄉師》:“﹝鄉師﹞正歲稽其鄉器。比共吉兇二服,閭共祭器,族共喪器,黨共射器,州共賓器,鄉共吉兇禮樂之器。” 賈公彥 疏:“鄉師各自考校當鄉之器服。”參見“ 六鄉 ”。
“鄉器”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源自《周禮·地官·鄉師》的記載。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鄉器指“六鄉的器服”,即周代地方行政單位“六鄉”中用于禮儀、祭祀、喪葬等場合的器具和服飾。
具體用途
根據《周禮》,不同行政單位需提供特定器具:
管理職責
鄉師(地方官員)需在每年正月稽核鄉器的數量和狀态,确保符合禮制規範。
“鄉器”是周代禮制中與地方行政密切相關的禮儀器物統稱,反映了古代社會對儀式規範和組織管理的重視。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周禮》原文及賈公彥的注疏。
《鄉器》是個漢字詞語,一般指在鄉村中使用的各種器具或工具。它既可以代表農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點,也可以指代農村生産和勞動所需的工具和器材。
《鄉器》由部首“乙”和“器”組成。它的筆畫數為8,其中“乙”的筆畫數為1,而“器”的筆畫數為7。
《鄉器》是一個古老的漢字詞語,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農村社會。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鄉器」。
在古代,鄉器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比如在西漢的《說文解字》中,鄉器的形狀稍有不同,但意義和用法都相同。
1. 農村的鄉器有犁、鋤、鐮刀等。
2. 他的收藏室裡擺滿了各種鄉器。
農器、家器、工器、器物等。
鄉具、鄉間工具、鄉間設備。
城器、都市器,即城市中使用的器具或工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