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儉薄的意思、儉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儉薄的解釋

(1).猶言微薄。《後漢書·周磐傳》:“ 磐 居貧養母,儉薄不充。”《後漢書·陳忠傳》:“ 衮 豫 蝗蝝滋生, 荊 揚 稻收儉薄。”《北齊書·武成十二王傳》:“ 武平 末年, 仁邕 已下始得出外,供給儉薄,取充而已。” 宋 葉夢得 《石林家訓》:“如是數月併歸二婿奩具,亦不緻儉薄。”

(2).猶言儉樸。 晉 葛洪 《抱樸子·省煩》:“送終之制,務在儉薄。”《舊唐書·唐臨傳》:“儉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簡素,寬於待物。”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宋置封樁庫》:“ 宋太祖 起自布衣,深悉民間疾苦,故平定諸國後,自奉儉薄,積左藏之餘,立封樁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儉薄”是漢語中一個複合形容詞,由“儉”和“薄”兩個語素構成。從《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解釋來看,“儉”指節省、不浪費,如“儉省”“克勤克儉”;“薄”在此處取“輕微、少”之意,如“薄禮”“薄産”。二者組合後,“儉薄”整體表示“用度節儉微薄”,多用于描述物質條件貧乏但注重節制的生活方式。例如《後漢書·窦融傳》中“奉養儉薄,賞賜狥達”即用此義。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多出現于曆史文獻解讀或文學語境,如“他出身儉薄之家,卻以勤學改變命運”。從語義色彩看,“儉薄”不含貶義,反而隱含對樸素生活的肯定,與“奢靡”形成反義對照。其構詞方式屬于同義複用,符合古漢語中“儉”“薄”均可表匮乏的義項關聯,如《說文解字》釋“儉”為“約也”,《廣雅》注“薄”為“微也”。

來源參考: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2.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3. 張揖《廣雅》上海古籍出版社校注本

    (注:以上典籍暫未提供網絡公開鍊接,建議通過圖書館或學術數據庫查閱紙質版及電子版)

網絡擴展解釋

“儉薄”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微薄、不寬裕

指物質條件或供給的匮乏。例如:

2.儉樸、節儉

強調生活作風的樸素,不追求奢華。例如:



“儉薄”既可形容物質條件的匮乏(如收入、供給不足),也可指代生活态度的節儉樸素。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常見于古代文獻中。如需更多例句或出處,可參考《後漢書》《抱樸子》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貶斥鞭帽柴戶雠貨傳芭雌雄劍村寺燈心草獨腳五通分進合擊撫俗高不成,低不就根方差號炮好逑河泥黃蒿黃氣環灂晖煥僵斃驕将悍卒解呈界道結緣警衆九截救應九斿巨會劇院空設領兌淩獵李商隱流泝沒折至門罅民綱毆捶橋肚慶渥全獨癯辱壤子三聚氰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賞契聖牌賒刑樹頭鮮聽天任命銅心鐵膽徒單土帝圖法圖書館五陵英少鮮濃痟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