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精密度 ”。
“精度”是一個多領域通用的概念,核心含義是“細節的精确程度”,但具體定義因場景而異。以下是主要領域的解釋:
科學測量
指測量結果的重複性和一緻性。例如,多次測量同一物體長度,若結果非常接近(即使與真實值有偏差),則稱測量工具精度高。需注意與“準确度”區分:精度反映穩定性,準确度反映與真實值的接近程度。
工程制造
表示加工結果與設計标準的符合程度。例如,零件标注尺寸為10.00±0.01毫米,實際産品越集中在此範圍,加工精度越高。高精度機床的誤差可控制在微米級。
計算機科學
統計學
反映估計值的波動範圍。例如,抽樣調查顯示“平均收入5萬元,95%置信區間±3%”,精度越高(區間越窄),結果越可靠。增大樣本量通常能提高統計精度。
常見誤區:精度≠準确度。舉例:一把刻度偏差的尺子測量物體,若每次結果相同(高精度),但均偏離真實值(低準确度)。理想情況是兩者兼備(即“高精確度”)。
精度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事物的準确、細緻程度。它的拆分部首是米和目,筆畫數為10。精度常用于描述測量、計算等方面的準确程度。
精度源于古代漢字,“精”意為細緻、準确,“度”表示程度、程式,合在一起形成了現代意義的“精度”。
在繁體漢字中,精度保持不變。
古代漢字寫法較為繁瑣,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期也可能存在一些細微變化。然而,精度的基本意義和現代寫法并無太大差異。
1. 這個機器的精度高,能夠測量出微小到納米的變化。
2. 制造過程中要注意精度控制,以确保産品符合質量标準。
高精度、精度要求、精度控制、檢測精度、測量精度
準确度、精确度、準度
模糊度、偏差、誤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