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官局的意思、官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官局的解釋

(1).官署;官設機構。 宋 王禹偁 《送朱九齡》詩:“ 鄱陽 古名郡,赤金流山谷。每歲鼓錢刀,從來設官局。”

(2).指官府中的公事。《宋史·李繼和傳》:“且守邊之臣,内憂家屬之窘匱,外憂姦邪之憎毀。憂家則思為不廉,憂身則思為退迹,思不廉則官局不治,思退迹則庶事無心。” 宋 梅堯臣 《劉八飲将散分得非休沐不得會》詩:“君非休沐時,茲會豈能得!我無官局縈,幸爾預歡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官局"一詞在漢語中屬于曆史詞彙,其核心含義指由官府設立、掌管并經營的機構或部門。主要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義分解與基本釋義

  1. "官":指政府、官方或公家,代表國家權力機構。
  2. "局":原指棋盤,引申為劃分的部門、機構或辦事單位。 合義:官方設立的專職機構,常見于古代行政體系或壟斷性經營組織(如清代"織造局"、"書局")。

二、曆史語境中的具體職能

  1. 行政管理機構

    如宋代"市易務"(後改稱"市易局"),負責市場貿易管理(來源:《宋史·職官志》)。

  2. 官營生産機構

    清代"江南織造局"專司宮廷絲織品生産(來源:中華書局《清代宮廷生活》)。

  3. 文化出版機構

    晚清"同文館"、"廣方言館"附設譯書局,統稱"官書局"(來源:商務印書館《中國出版通史·清代卷》)。

三、與現代詞彙的關聯

"官局"概念在現代漢語中已少用,其職能可對應:

四、權威詞典釋義佐證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3卷第1437頁定義:

"官局:官府設立的機構。"

五、典型文獻用例

《明史·食貨志》載:

"景泰時,設官局鑄錢。"

指明代官方設立的鑄币機構(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明史》)。


"官局"本質是封建時期官府主導的職能機構,兼具行政管控與經濟壟斷性質,其形态隨時代演變,部分功能由現代政府機關或國企承接。需注意該詞屬曆史詞彙,當代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

“官局”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解釋

  1. 官署或官方機構
    指政府設立的行政機構或部門,負責政策制定、法規執行及公共事務管理。例如宋代王禹偁詩中提到的“從來設官局”,即指地方官府設立的行政機構()。

  2. 官府中的公事
    泛指與官府職責相關的公務活動,如《宋史·李繼和傳》中“官局不治”即指官員因私心影響公務處理()。


二、詳細說明


三、總結

“官局”既可指代實體行政機構,也可抽象為公務範疇,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宋史》或宋代詩文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百年大計百思不得其解巴牋包羅萬象弼教波幅蔔征乘警成勳傳國玺儲胥竄散達論谠言直聲頂逆蛾羅芳馨膏腴之地歌管鲠骨狗探湯貫序鼓忭庪縣故家子弟古往今來浩郁狩花花緑緑晃蕩毀室檢料劇協卡拉奇窠名科需陵令流水賬馬捶耄亂鳴鹿魔魔道道幕朔旁搜企業旗子扇對懾悚漱浣樞相掏道特操投訴旺壯萬壽山威制文過飾非五道神象櫡嬉敖奚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