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遵循,沿用。《書·微子之命》:“率由典常,以蕃王室。” 三國 魏 曹植 《責躬》詩:“萬邦既化,率由舊則。” 南朝 梁 沉約 《上建阙表》:“欣咨故實,率由令典。” 唐 元稹 《獻事表》:“紹復前累聖傳序,於今垂二百年矣。莫不率由斯道,緻俗和平。” 馬浮 《泰和會語·論六藝該攝一切學術》:“不知《禮》《樂》本自粲然,不可須臾離,由於不肯率由,遂至無序不和。”
(2).謂遵循成規。《後漢書·梁統傳》:“ 文帝 寬惠柔克,遭世康平,唯除省肉刑、相坐之法,它皆率由,無革舊章。” 南朝 宋 傅亮 《奉迎大駕道路賦詩》:“重明照蓬艾,萬品同率由。”
(3).謂相率歸順。《文選·左思<魏都賦>》:“雲撤叛換,席卷虔劉,祲威八紘,荒阻率由。” 張載 注:“祲威八紘,荒阻率由者,謂北覊 單于 於 白屋 ,東懷 孫權 於 吳會 ,西攝 劉備 於 巴蜀 也。” 李周翰 注:“漸以威德布於八方,則荒阻之俗皆有相率來賓,莫不由大 魏 之德。”
(4).由來。《梁書·處士傳·何點》:“徵士 何點 ,居貞物表,縱心塵外,夷坦之風,率由自遠。”
(5).猶皆由。 唐 張九齡 《開元紀功德頌》序:“曠日持久,兵連禍挐,率由事邊,是無寧歲。”《宋史·吳越錢氏世家》:“古者宗工大臣特被隆眷,或劍履上殿,或書詔不名,率由豐功,待以殊禮。”《清史稿·世祖紀二》:“自古變不虛生,率由人事。”
“率由”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遵循舊制,沿用典章
這是最常見的含義,出自《尚書·微子之命》“率由典常,以蕃王室”,指遵循傳統法則,如三國曹植《責躬》詩提到“萬邦既化,率由舊則”。此義項強調對既定規則的繼承,例如南朝梁沉約《上建阙表》中“率由令典”即沿用前代典章制度。
遵循成規
與第一義項相關,但更側重對已有規範的遵循,如《後漢書·梁統傳》記載漢文帝“唯除省肉刑、相坐之法,它皆率由”。
相率歸順
指衆人主動歸附,如左思《魏都賦》中“祲威八紘,荒阻率由”,張載注解釋為北方單于、東吳孫權歸順的典故。
由來、皆由
表示事物的起源或原因,例如“率由舊章”成語中“率由”可理解為“完全由(舊章)”。
其他補充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古籍中多取前兩種含義。
《率由》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意為“隨着、順從”。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或某種行為舉止按照某種方式行動或遵循某種規則。
《率由》的拆分部首是“禾”和“由”,其中“禾”在《組字典》中屬于五筆字型的“禾”部,而“由”在《組字典》中屬于五筆字型的“由”部。
根據《康熙字典》,《率由》的總筆畫數為9,其中“禾”部有5畫,“由”部有4畫。
《率由》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文帝紀》,當時寫的是“左徵思率由而已”,用來形容左征思按照某種方式行動,且并不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
《率由》的繁體字為「率由」。
在古代,漢字字形不斷演變,所以古時候寫《率由》的漢字可能會有所差異。但在《康熙字典》中,寫作“率”和“由”的形狀與現代字形基本一緻。
他一直以來都十分率由,從不作出任何過激的行動。
1. 率真:誠實、直率的意思。
2. 任由:任憑、隨意的意思。
3. 由衷:真心實意、出于内心的意思。
近義詞包括:循循、恭順、順從、逐從。
反義詞包括:違背、抗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