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疏夢的意思、疏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疏夢的解釋

空虛的夢境。 唐 孟郊 《秋懷》詩:“疏夢不復遠,弱心良易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疏夢”是一個具有文學意境的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疏”與“夢”的本義及引申義進行解析。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分層次闡釋:


一、單字本義溯源

  1. 疏(shū)

    • 本義:指清除阻塞,使通暢。《說文解字》釋為“通也”,如“疏導”。
    • 引申義:
      • 稀疏:與“密”相對,如《史記·貨殖列傳》“地廣人稀”中的空間感。
      • 疏遠:情感或關系的淡薄,如《漢書·元帝紀》“疏而不忘”的矛盾心境。
      • 粗疏:不精細,如《韓非子·五蠹》“事力勞而供養薄”映射的生活狀态。

        來源:《漢語大字典》(第二版),中華書局;《說文解字注》段玉裁。

  2. 夢(mèng)

    • 本義:睡眠中的幻象。《說文解字》稱“寐而有覺也”,即睡眠中的知覺體驗。
    • 引申義:
      • 虛幻:象征非現實的存在,如《莊子·齊物論》“夢為蝴蝶”的哲學隱喻。
      • 理想:對未來的憧憬,如李白《行路難》“忽複乘舟夢日邊”的抱負寄托。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莊子今注今譯》陳鼓應。


二、複合詞“疏夢”的文學意涵

“疏夢”并非傳統詞典收錄的固定詞彙,而是文人通過意象組合創造的詩意表達,其核心含義可歸納為:

  1. 夢境稀疏:

    指夢境片段化、不連貫的狀态,映射睡眠淺或心緒不甯。

    例證:陸遊《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白發無情侵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中隱含的“疏夢”意象。

  2. 理想疏離:

    喻指理想與現實漸行漸遠,含無奈與怅惘。

    例證:李商隱《無題》“夢為遠别啼難喚”中“夢”與“别”構成的疏離感。

  3. 記憶淡薄:

    形容過往如夢境般模糊不清,難以追憶。

    例證:納蘭性德《浣溪沙》“沉思往事立殘陽”的朦胧追思。


三、文化語境中的權威解讀

古典文學研究者指出,“疏夢”屬意象并置手法,其意義需依托具體文本生成。例如: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年。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
  3. 《唐宋詞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
  4.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5. 王希傑《漢語修辭學》,商務印書館,2004年。

(注:因“疏夢”為文學性造詞,未見于标準詞典條目,釋義綜合字源、文學用例及學術研究推導而成。)

網絡擴展解釋

“疏夢”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來源中存在一定差異,但核心解釋可綜合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空虛的夢境
    主要源自唐代詩人孟郊的《秋懷》詩句“疏夢不復遠,弱心良易歸”。此處的“疏”指稀疏、空泛,“夢”即夢境,合起來描繪一種虛無缥缈或未能深沉的睡眠狀态。

  2. 消除夢境中的困擾(争議解釋)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消除夢境中的恐懼或疑慮”,認為“疏”在此意為“排除”。但此說法缺乏古籍佐證,可能是對字面的引申解讀。

二、語境與用法

三、權威性辨析

别人正在浏覽...

拔城闆僵備完備載蹦跶比肩疊迹畢壤刬平齒過肩隨抽筋大顯身手達智疊用頂個谛實東巴教翻悔概懷國廪蝦蟆車鶴骨松姿唬答婚生見異椒阃饑食絶塞浪淘淘勞身焦思柳頰力作嚨哅邏子旅裝馬鬉妙管南府齧氈女戎偶章盤底庖脍平頗破米糟糠契合青蛇取資濡澤山隈豎管樹經送還素故掏摸通辦通波頽淪誤車五福餅五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