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虛的夢境。 唐 孟郊 《秋懷》詩:“疏夢不復遠,弱心良易歸。”
“疏夢”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來源中存在一定差異,但核心解釋可綜合如下:
空虛的夢境
主要源自唐代詩人孟郊的《秋懷》詩句“疏夢不復遠,弱心良易歸”。此處的“疏”指稀疏、空泛,“夢”即夢境,合起來描繪一種虛無缥缈或未能深沉的睡眠狀态。
消除夢境中的困擾(争議解釋)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消除夢境中的恐懼或疑慮”,認為“疏”在此意為“排除”。但此說法缺乏古籍佐證,可能是對字面的引申解讀。
文學意象
孟郊詩中用“疏夢”表達漂泊孤寂的心境,暗喻理想未達、現實空虛的怅惘,常見于古典詩詞的意境營造。
現代引申
當代偶見用于人名或藝術創作,取“疏朗”“夢境”的意象組合,但需注意與古典含義的區分。
疏夢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疏和夢。
疏字的拆分部首是疒和攸,總共有9個筆畫。它的意思是稀疏、不密集,或者表示寬松、寬容的狀态。
夢字的拆分部首是木和夕,有12個筆畫。夢字的意思是睡覺時不受控制的幻想狀态,或者表示無法實現的希望和憧憬。
疏夢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小雅·疏》篇。在古代文化中,疏夢經常被引用來形容“清醒”的狀态,一種沒有被誤導或迷失的清晰心态。
在繁體字中,疏夢的寫法跟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疏夢的寫法是疋攸并木、疒悠之夕。
以下是使用疏夢的例句:
他經曆了一場夢境,但是在醒來後,他感覺疏夢一般清醒。
組詞:疏理、疏導、夢幻、夢境等。
近義詞:撥雲見日、明悟、明白。
反義詞:迷惘、困擾、迷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