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玺绂的意思、玺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玺绂的解釋

亦作“ 璽韍 ”。玺绶。《漢書·元後傳》:“謹以令月吉日,親率羣公諸侯卿士,奉上皇太後璽紱,以當順天心,光于四海焉。”《三國志·吳志·孫晧滕夫人傳》:“而 晧 内諸寵姬,佩皇後璽紱者多矣。”《新唐書·高祖紀》:“戊午, 隋 帝遜于位,以刑部尚書 蕭造 、司農少卿 裴之隱 奉皇帝璽紱於 唐王 ,三讓乃受。”參見“ 璽綬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玺绂”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由“玺”和“绂”兩部分構成,具體含義如下:

1.詞義構成

2.本義與象征

“玺绂”合稱即“玺绶”,指皇帝印玺及其所系的彩色絲帶,是皇權和身份的核心象征。例如:

3.曆史文獻中的使用

該詞多見于史書,如《新唐書》描述隋帝“奉皇帝璽紱于唐王”,體現政權更疊時玺绂的儀式性意義。

4.相關延伸

“玺绂”是古代帝王印玺及绶帶的合稱,兼具實用功能與權力象征意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三國志》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玺绂》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玺绂》是指皇室傳承中代表權力與血脈的兩個重要象征物。其中,《玺》是指皇帝的印信,用來證明和确認皇帝的命令和決策;而《绂》則是帶有玉佩的腰帶,代表着皇權的傳承。這兩個象征物合稱為《玺绂》,體現了王室傳承的權力和血脈相結合的重要意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玺绂》的拆分部首是《王》和《纟》。其中,《王》是表示君主、皇帝的象形字,常用作國王、王位等詞的部首;《纟》是指紡紗、織布等與紡織相關的象形字,常用作繩索、帶子等詞的部首。《玺绂》的總筆畫數為16畫,其中《玺》的筆畫數為8畫,《绂》的筆畫數為8畫。

來源

《玺绂》這個詞來源于古代中國的王朝制度和皇室儀仗禮儀。在古代,王朝交替時,新的君主會接受玺绂的傳承,以宣示他們的合法地位和權力。《玺绂》的概念也被廣泛運用于文學作品和曆史記錄中,用來表達權力的承襲和血脈的延續。

繁體

《玺绂》的繁體字為《璽纀》,字形保留了傳統的書寫方式。《璽》的字形更加複雜,有更多的筆畫,用來表示玺印的意義。《纀》則是《绂》的繁體字形,它保留了古代帶佩玉的腰帶的形象,強調了傳承的權力意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字形演變較多,因此《玺绂》的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玺》在古代常用的寫法是“王+皮”,表示君王印章的皮制外包裝;而《绂》的古時候寫法是“纟+畐”,以表達帶佩玉的腰帶的形象。

例句

1. 他手持玺绂,正式加冕成為新任皇帝。

2. 這對玺绂是古代王朝的傳世之寶,具有重要曆史價值。

3. 隨着玺绂的傳承,新一代君主即将接過權力的大旗。

組詞

組詞:玺印、绂帶、王室、傳承、儀仗。

近義詞

近義詞:印绶、寶玺、玉帶、王權、血統。

反義詞

反義詞:無權、廢章、喪權、斷絕血脈、失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