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精密度 ”。
“精度”是一个多领域通用的概念,核心含义是“细节的精确程度”,但具体定义因场景而异。以下是主要领域的解释:
科学测量
指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和一致性。例如,多次测量同一物体长度,若结果非常接近(即使与真实值有偏差),则称测量工具精度高。需注意与“准确度”区分:精度反映稳定性,准确度反映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工程制造
表示加工结果与设计标准的符合程度。例如,零件标注尺寸为10.00±0.01毫米,实际产品越集中在此范围,加工精度越高。高精度机床的误差可控制在微米级。
计算机科学
统计学
反映估计值的波动范围。例如,抽样调查显示“平均收入5万元,95%置信区间±3%”,精度越高(区间越窄),结果越可靠。增大样本量通常能提高统计精度。
常见误区:精度≠准确度。举例:一把刻度偏差的尺子测量物体,若每次结果相同(高精度),但均偏离真实值(低准确度)。理想情况是两者兼备(即“高精確度”)。
精度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事物的准确、细致程度。它的拆分部首是米和目,笔画数为10。精度常用于描述测量、计算等方面的准确程度。
精度源于古代汉字,“精”意为细致、准确,“度”表示程度、程式,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意义的“精度”。
在繁体汉字中,精度保持不变。
古代汉字写法较为繁琐,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也可能存在一些细微变化。然而,精度的基本意义和现代写法并无太大差异。
1. 这个机器的精度高,能够测量出微小到纳米的变化。
2. 制造过程中要注意精度控制,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高精度、精度要求、精度控制、检测精度、测量精度
准确度、精确度、准度
模糊度、偏差、误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