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齊雲樓的意思、齊雲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齊雲樓的解釋

古樓名。齊雲,言其高與雲齊。較為著名者有二:(1)舊在 江蘇 蘇州 子城上, 唐 曹恭王 所建。 唐 白居易 《齊雲樓晚望》詩:“ 齊雲樓 北面,半日憑欄幹。” 宋 朱長文 《吳郡圖經續記》:“ 白樂天 於西樓命宴, 齊雲樓 晚望,皆有篇什。所謂池閣者,蓋今之後樓也;西樓者,蓋今之 觀風樓 也; 齊雲樓 者,蓋今之 飛雲閣 也。”(2)舊在 陝西省 華縣 城内。《舊唐書·昭宗紀》:“﹝ 乾寧 四年﹞七月甲戌,帝與學士、親王登 齊雲樓 ,西望 長安 ,令樂工唱禦製《菩薩蠻》詞。”《新五代史·雜傳二·韓建》:“ 昭宗 登 齊雲樓 ,西北顧望京師,作《菩薩蠻》辭三章以思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齊雲樓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樓閣建築,其名稱及含義可從漢語詞典角度結合史料作如下解釋:


一、核心釋義

“齊雲樓”專指始建于唐代的蘇州名勝,其名直譯為“與雲等高之樓”,形容樓閣巍峨聳立、高可淩雲的建築特征。據宋代《吳地記》載:“樓高聳入雲,故名齊雲”,直觀體現其命名邏輯。

二、曆史沿革與文化意義

  1. 地理位置

    位于蘇州府治子城之上(今蘇州古城内),唐代為江南觀察使治所,後為蘇州府衙标志性建築。據《蘇州府志》載:“唐曹恭王所建,雄冠三吳”。

  2. 建築特征

    樓體為多層重檐結構,唐宋時期屢有修繕。範成大《吳郡志》稱其“宏麗甲于江南”,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時曾賦詩“欲辭南國去,重上齊雲樓”,印證其作為登高攬勝之地的功能。

  3. 文化象征

    作為江南名樓,齊雲樓承載文人雅集、觀景抒懷的意象。南宋《平江圖》碑刻清晰标注其位置,明代王鏊《姑蘇志》亦詳述其沿革,成為蘇州曆史地理的重要坐标。


三、文學與史料印證


結論

“齊雲樓”作為專有名詞,既指代唐代蘇州地标性樓閣,亦蘊含“樓宇淩雲”的漢語意象,其曆史記載見于多部方志典籍,是江南建築史與吳文化的重要載體。

參考來源

  1. [唐]陸廣微《吳地記》(古籍影印本)
  2. [清]《蘇州府志·卷二十六·古迹》
  3. [宋]範成大《吳郡志·卷六》
  4. [明]王鏊《姑蘇志·卷三十一》
  5. [宋]朱長文《吳郡圖經續記·卷下》

網絡擴展解釋

“齊雲樓”一詞有兩種不同的含義,需結合曆史地理背景區分解釋:

一、蘇州曆史名樓(唐代至宋代)

  1. 地理位置:位于江蘇蘇州子城上,由唐太宗之子曹恭王李臯所建。
  2. 名稱由來:取“高與雲齊”之意,象征樓閣巍峨。
  3. 文學記載:
    • 白居易《齊雲樓晚望》描繪“齊雲樓北面,半日憑欄幹”,展現文人登樓遠眺的場景。
    • 宋代朱長文《吳郡圖經續記》考證其與月華樓、飛雲閣的關聯。
  4. 曆史變遷:宋代王禹偁曾将其與落星樓并稱,後逐漸湮沒于曆史。

二、福建華安土樓(明代至今)

  1. 建築特征:
    • 中型橢圓形土樓,東西直徑62米,南北47米,底牆厚1.5米。
    • 樓内天井呈橄榄形,有30米深井,采用雙環式結構含26個獨立單元。
  2. 獨特風俗:
    • 西門稱“生門”用于婚嫁,東門稱“死門”用于殡葬,源自清代反清人士突圍傳說。
  3. 建造曆史:明洪武四年(1371年)由郭子儀後裔始建,萬曆十八年(1590年)重建。

三、文學意象拓展

宋代吳文英《齊天樂·齊雲樓》以“棟與參橫,簾鈎鬥曲”形容其高聳入雲,成為超脫塵世的象征。

建議:具體語境中需區分指代對象,曆史名樓側重文學意象,土樓側重建築文化與民俗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骜嚣本主兒禀才逋穢不録草稿常選孱羸川渎楚臣讴蠢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大肆宣傳豆荄笃笃喃喃多面手分母有理化覆盎門概算稿籤門上官估故倡貴珰歸重艱深僭談驕宕旌陽紀識籧篨君子之交淡若水肯堂肯構硱磈厘饬陵舃臨沒鱗文留宿蝼蟻罵鬼書螟蝗飄飄然跄揚氣動七孔鍼屈聲捎帶殺喳折便宜沈厚攝政時夏疏源龌齚無胫而至無傷俠骨香泉鹹水湖小玩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