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完事。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刑部·癸卯妖書》:“時上怒莫測,舉朝鼎沸,僅捕 皦生光 服上刑,聊以塞責完局耳。至於造撰之人,終莫能明也。”
“完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事物發展的終局
作為成語使用時,“完”指完全、徹底,“局”指局面或情況,合起來表示事物發展到最終階段或結束的狀态。例如:“這場紛争終于迎來完局。”
完成、結束某事
在具體文獻中,“完局”常被解釋為“完事”,即完成或結束某件事務。例如明代沈德符《野獲編補遺》中的用法:“聊以塞責完局耳。”
曆史文獻中的用法
明代文獻記載,“完局”多用于描述通過某種方式(如草率處理)結束複雜事件。例如《癸卯妖書》案中,官方為平息事态,僅處罰次要人物以“完局”。
現代語境中的延伸
現代漢語中,“完局”可引申為對事件收尾的概括,既可能強調自然結束,也可能隱含倉促應付的意味,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完局是由兩個字組成的詞,分别是“完”和“局”。其中,“完”的偏旁部首是“宀”,總筆畫數為7畫;“局”的偏旁部首是“屍”,總筆畫數為6畫。
“完局”的來源并不明确,但通常用來表示事物達到或結束了一個完整的階段或局面。
在繁體漢字中,完局的寫法和簡體漢字相同。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差異。關于完局的古漢字寫法不甚清楚。
例句:
1. 這場考試是我大學生涯的完局,接下來将迎來新的挑戰。
2. 仲裁庭最後做出了公正的判決,為糾紛劃上了一個完局。
組詞:
1. 完整:表示完全沒有缺損或遺失。
2. 局面:表示一定時間或範圍内出現的情況或狀态。
近義詞:
1. 終局:表示事物發展達到的最終階段。
2. 結局:表示事物發展的最終結果或結尾部分。
反義詞:
1. 初始:表示事物開始的階段。
2. 開局:表示事物開始進行的階段。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