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羽的意思、便羽的詳細解釋
便羽的解釋
指托便人帶的書信。 明 陳确 《與張考夫書》:“頃與 韞 兄約,來春之暇當續此勝遊,但未知後會之期,便羽更望一及之。”《顔氏家藏尺牍·孫少司馬光祀》:“久無便羽,疎於寄候,遙知近祉清勝,念之馳結。”
詞語分解
- 便的解釋 便 à 順利,沒有困難或阻礙:便當。便利。便道。便民。 簡單的,禮節上非正式的:便宴。便衣。便函(形式比較簡便的信件)。簡便。便宜。隨便(適當地,看事實需要而自行處理事情)。 便利的時候:便中請來信。
- 羽的解釋 羽 ǔ 鳥的毛:羽毛。羽絨。羽書。羽衣。羽扇。羽族(指鳥類)。羽旗。羽檄(羽書)。 魚類或昆蟲的翅膀,道教傳說中指會飛的仙人:羽翼。羽翰(翅膀)。羽士(.會飛的仙人;.道士)。 箭上的羽毛,借指箭:羽
專業解析
“便羽”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順便攜帶或傳遞的書信、信件,屬于古代書信往來中的謙辭或婉轉表達。以下是詳細解釋:
-
字義拆解與引申:
- 便:本義為便利、順便。此處指“趁便”、“借機”,表示非專程而為。
- 羽:本義為鳥的羽毛。古代有“鴻雁傳書”的傳說,故“羽”常被借指書信、信件(因信函有時以羽毛裝飾或由禽鳥傳遞的聯想)。如“羽書”、“羽檄”均指緊急文書。
- 合義:“便羽”即“順便捎帶的信件”。寫信人或托信人以此詞表示所寄書信并非專函,而是趁便(如托人順路捎帶)傳遞,含有自謙之意,避免給對方增添麻煩的感覺。
-
具體用法與語境:
- 主要用于書信的開頭或結尾,說明此信是托人順便帶去的。
- 示例句式:“茲有便羽,附呈近況。”、“適有便羽之便,特修寸楮。”
- 它體現了古人書信禮儀中的委婉和禮節,避免直接說“我給你寫信了”可能帶來的唐突感,而強調是“正好有機會就順便寫幾句”。
-
同義詞與關聯詞:
- 便鴻:意思與“便羽”非常接近,“鴻”指大雁,同樣借指書信。
- 寸楮:指簡短的信(楮,紙的代稱)。
- 尺素:指書信(素,白色的生絹,古代寫信常用)。
- 魚雁:代指書信(典出魚腹藏信、雁足系書)。
-
現代使用與地位:
- “便羽”在現代漢語中已極為罕用,屬于典型的文言詞彙。
- 其含義和用法主要保留在古代文獻、曆史小說或仿古的書信寫作中。
- 理解該詞有助于閱讀古典文學作品或理解傳統書信文化。
權威性說明:
“便羽”的詞義解析基于對古漢語詞彙構成規律和傳統書信文化的理解。其釋義符合《漢語大詞典》、《辭源》、《古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辭書對相關字義(便、羽)的解釋及對“便羽”、“便鴻”等合成詞的傳統訓釋。由于該詞在現代已不常用,其詳細釋義多見于研究古漢語或書信史的學術著作及大型曆史語文辭書中。
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對“便”、“羽”的單字釋義及“羽書”、“羽檄”等詞條的解釋,可佐證“羽”代指書信的用法。
- 《辭源》(商務印書館):在相關字詞條目下提供了古代書信用語的解釋。
- 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在講解古代文化常識和書信文體時,涉及此類謙辭婉語的使用背景。
網絡擴展解釋
“便羽”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釋:
詞義解析
- 基本含義:指通過方便之人捎帶的書信。其中“便”表示便利、順便,“羽”借代書信(古代書信常以鳥羽傳遞,後引申為信函)。
古籍例證
- 明代陳确在《與張考夫書》中提到:“便羽更望一及之”,意為希望對方通過便人回信。
- 《顔氏家藏尺牍·孫少司馬光祀》中寫道:“久無便羽,疏於寄候”,表達因無合適捎信人而未能問候的遺憾。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人書信往來中,強調借助順路之人傳遞信件,常見于明清時期的文獻。
補充說明
- 字義拆解:“便”可讀作biàn(便利)或pián(便宜),此處取前者;“羽”本指鳥羽,後引申為書信代稱。
- 現代適用性:如今已罕用,多見于古籍或曆史研究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
拜手背袋鼻窦蔽日幹雲蹿房越脊大棺點翰凋歇斷腕短袖二丑發背風禁幹闌告送庚虎光柱桂糖鼓脅蠱誘鴻羲渙落隳放會紹護路林揀精擇肥狡性椒掖借取鸠槃荼極限軍部咳嗆空桑苦厭厭瀾翻兩義缭绫懔坎袤廣茅君馬披名垂千古蘑菰倩魂七诰漆匠溶質傷魂少多沈榆收魂滕公佳城同功一體屯封校聯下逐客令亵诨邪魅謝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