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斷手腕。《墨子·大取》:“斷指與斷腕,於天下相若,無擇也。” 唐 窦臮 《述書賦》下:“君子棄瑕以拔材,壯士斷腕以全質。” 宋 韓琦 《蜂虿》詩:“包潛中良善,斷腕未足駭。”《遼史·地理志一》:“ 太祖 崩, 應天6*皇後 於 義節寺 斷腕,置 太祖 陵,即寺建 斷腕樓 ,樹碑焉。”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斷腕漢語 快速查詢。
"斷腕"一詞在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其解釋如下:
一、字面含義 指人體手腕部位的截斷,《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為"因外力或疾病導緻的手腕部肢體分離"。該釋義常見于醫學文獻,如《中醫骨傷科學》中記載古代對戰傷"斷腕"的治療案例。
二、引申含義
語言演變方面,該詞在《漢語大詞典》中收錄了從南北朝至明清的六個曆史用例,顯示其語義從具體傷殘描述向抽象精神象征的轉化過程。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6. 王和鳴. 中醫骨傷科學[M]. 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12. 歐陽修, 宋祁. 新唐書·卷八十五[M]. 北京: 中華書局, 1975. 敦煌研究院. 敦煌遺書總目索引新編[M]. 北京: 中華書局, 2000. 徐培均. 李清照集箋注[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縮印本)[M]. 上海: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7.
“斷腕”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面和比喻兩個層面理解:
截斷手腕:指物理上切斷手腕的行為。例如,《墨子·大取》中提到“斷指與斷腕,於天下相若,無擇也”,即從權衡利弊的角度,斷指與斷腕沒有本質區别()。《遼史·地理志一》也記載了應天皇後斷腕以祭太祖的典故()。
壯士斷腕:作為成語使用時,比喻為了保全整體或實現更高目标,果斷舍棄局部利益或忍受重大犧牲。例如:
多用于描述個人、企業或國家在危機中果斷止損的行為,例如:“舉步維艱時選擇斷腕求生”()。
璧合筆洗大步流星電子琴丁力放荒訪親凡輕風山風駝杠棒高步雲衢鈎矩瑰侈規矩古事孤陰獨陽合成詞候長讙呀昏迷經營慘澹進賢退奸郡侯科教空暇魁雄拉叉賴昏濫吹莅國六一詩話梅月門史明昧暮鼓晨鐘暮生慕歎漂濡批鬭芘依疲役辟異墝塉起銮趨炎附熱染茜三韭殺伐賒錢事寔土均脫免外患維納斯溫诏五四青年節線繩邪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