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腕的意思、斷腕的詳細解釋
斷腕的解釋
截斷手腕。《墨子·大取》:“斷指與斷腕,於天下相若,無擇也。” 唐 窦臮 《述書賦》下:“君子棄瑕以拔材,壯士斷腕以全質。” 宋 韓琦 《蜂虿》詩:“包潛中良善,斷腕未足駭。”《遼史·地理志一》:“ 太祖 崩, 應天6*皇後 於 義節寺 斷腕,置 太祖 陵,即寺建 斷腕樓 ,樹碑焉。”
詞語分解
- 斷的解釋 斷 (斷) à 長形的東西從中間分開:斷裂。斷層。斷面。截斷。斷腸。斷魂。斷線風筝。 不繼續,禁絕:斷糧。斷水。斷炊。斷奶。斷檔。斷流。斷種(弉 )。斷交。斷片。斷續。斷子絕孫。 判定,決定:判斷。診斷。斷獄(審理和判決罪案)。 一定,絕對:斷乎不可。斷然施行。 續 筆畫數:; 部首:斤; 筆順編號:
- 腕的解釋 腕 à 胳膊下端與手掌相連的部分:手腕。腕骨。腕力。扼腕(表示惋惜等情緒)。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斷腕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斷腕”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面和比喻兩個層面理解:
一、字面含義
截斷手腕:指物理上切斷手腕的行為。例如,《墨子·大取》中提到“斷指與斷腕,於天下相若,無擇也”,即從權衡利弊的角度,斷指與斷腕沒有本質區别()。《遼史·地理志一》也記載了應天皇後斷腕以祭太祖的典故()。
二、比喻含義
壯士斷腕:作為成語使用時,比喻為了保全整體或實現更高目标,果斷舍棄局部利益或忍受重大犧牲。例如:
- 決策果斷:如“壯士斷腕以全質”(唐·窦臮《述書賦》),強調舍棄瑕疵以保全本質()。
- 改革決心:現代常用來形容改革中舍棄舊模式的魄力,如“敦促歐元成員國拿出壯士斷腕的精神”()。
三、結構與來源
- 成語結構:由“斷”(舍棄)和“腕”(局部利益)組成,源自古代醫學中截肢保命的做法()。
- 文化背景:古代文獻如《墨子》《遼史》均有記載,體現其曆史淵源()。
四、現代應用
多用于描述個人、企業或國家在危機中果斷止損的行為,例如:“舉步維艱時選擇斷腕求生”()。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斷腕,是指斷掉手腕部位的行為或狀态。這個詞可以拆分為“斷”和“腕”兩個部首,其中,“斷”表示斷裂、中斷;“腕”表示手腕。根據筆畫數,斷的筆畫數為四,腕的筆畫數為十。
《斷腕》一詞來源于古代的刑罰,被判處斷腕意味着刑徒必須斷掉自己的手腕,以示懲戒和示衆。
在繁體字中,斷腕的寫法為「斷腕」。
古時候漢字寫法方面,斷腕的拼音為duàn wàn,寫作「斷手腕」。
以下是一個例句:“古代的斷腕刑在現代社會已經廢止。”
一些與斷腕相關的組詞有:斷手、腕部、腕關節等。
與斷腕近義詞相似的詞彙有:截肢、切除等。
與斷腕相對的反義詞為:完整、健全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