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進德脩業 ”。 晉 葛洪 《抱樸子·勖學》:“進德修業,溫故知新。” 明 沉鲸 《雙珠記·風鑒通神》:“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 ********* 《經曆》二七:“所謂‘有價值’,是必須使人看了在‘進德修業’上得到多少的‘靈感’。”
進德脩業:謂增進道德與建立功業。《易·乾》:“君子進德脩業。” 孔穎達 疏:“德謂德行,業謂功業。九三所以終日乾乾者,欲進益道德,脩營功業,故終日乾乾匪懈也。” 晉 張華 《勵志詩》:“進德脩業,暉光日新。” 宋 秦觀 《君子終日乾乾論》:“故凡乘勢以應變,因時以立功,雖一聽於自然,而進德脩業,未始不以自彊不息為主。”
“進德修業”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提升道德修養與精進學業事業,強調個人在品德與能力上的雙重完善。以下從多個角度解析該詞:
詞義構成
出處與演變
源自《周易·乾卦》:“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早期強調“德”與“業”并重,現代用法更側重個人全面成長。
通過綜合古典釋義與現代闡釋,“進德修業”不僅是一種修養理念,更是持續自我完善的行動指南。
《進德修業》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進修道德修養和學業。它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進德”和“修業”。
部首和筆畫:《進德修業》中的第一個字“進”是由“辶”(辵)部和“禾”(⺾)部組成,一共有11個筆畫。第二個字“德”是由“彳”(行之)部和“心”(忄)部組成,一共有9個筆畫。第三個字“修”是由“羽”(⺶)部和“攸”(⺌)部組成,一共有10個筆畫。最後一個字“業”是由“⼩”(⺅)部和“士”(⼩)部組成,一共有7個筆畫。
來源:《進德修業》最早出現在《周易·系辭下》一篇中,是西周末年的文獻。後來,這句話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修養和學業的提升。
繁體字:進德修業。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對于漢字的寫法有所差異,例如在《玉篇》中,“進”字的寫法是“進”,“業”字的寫法是“業”。
例句:他一直以來都非常注重進德修業,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
組詞:進修、德行、修養、學業。
近義詞:持德修身。
反義詞:退德廢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