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寄箋的意思、寄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寄箋的解釋

傳遞書信。 唐 韓愈 《月蝕詩效玉川子作》:“寄牋東南風,天門西北祈風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從漢語詞典角度解析,“寄箋”是由“寄”與“箋”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向通過書信傳遞信息或情感。以下結合權威辭書與文獻進行詳細釋義:


一、字義分解

    • 本義:托付、傳遞。《說文解字》釋為“托也”,引申為通過媒介傳送物品或信息。
    • 引申義:現代漢語中多指郵寄、寄托情感(如“寄情山水”)。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 本義:古代指小幅華貴的紙張,專用于題詩、寫信。《說文解字注》稱“箋,表識書也”。
    • 引申義:後泛指書信、信劄(如“錦箋”“花箋”)。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0年。


二、複合詞“寄箋”的釋義

寄箋(jì jiān)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漢語大詞典》

    明确收錄“寄箋”詞條,釋義為“寄送信劄”,并引清代文人筆記《池北偶談》例句:“千裡寄箋,以訴離衷。”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0年,第10卷。

    [可參考線上版:www.hanyudacidian.cn(需訂閱訪問)]

  2. 《辭源》(修訂本)

    強調“箋”的文書屬性,指出“寄箋”屬傳統書儀用語,多見于文人交往語境。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5年。

  3. 王力《古代漢語常識》

    分析“箋”的文化意涵:古代箋紙常飾以紋樣(如“薛濤箋”),故“寄箋”隱含鄭重、雅緻的交際意味。

    來源:中華書局,2002年,頁174。


四、語義演變與文化内涵


“寄箋”是漢語中承載文化記憶的書面語詞,其釋義需結合書信傳遞的核心動作與古典交際禮儀的雙重背景。現代使用雖趨少,但在文史研究、文學創作中仍具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寄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傳遞書信,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詞語構成與字義分解

2.用法與文學引用

3.文化背景

“寄箋”既指具體的書信傳遞行為,也承載着情感表達的功能,是漢語中兼具實用與文學色彩的詞彙。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韓愈作品或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謗史辨智蹩腳貨碧江冰炭不同爐慘黯長術膽懾悼沒東生兜率扼喉犯蹈發薪豐龐輻辏臯朔瓜子玉海防薨隕黃堥昏厥岬角家人伎能禁腳錦筝絶妙款伏狂賊寬容朗鬯糧盡援絕連科鸾歌鳳舞驢筋頭瞢松毆作破陣樂遷項秦庭窮窮毬勢婘戀濡洽三重門設放吮喋螳拒棠梂子梼昧體樣同寮途窮王喬香币香樹消流徙道歇馬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