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錦筝的意思、錦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錦筝的解釋

筝。筝上的繪文似錦,故稱。 明 徐霖 《繡襦記·竹林祈嗣》:“竹林仙院禮三清,歌舞樓臺棄錦筝。” 明 夏完淳 《金明池》詞:“西樓倚,錦筝低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錦筝”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錦筝”指裝飾華美的古筝,因筝面繪有錦紋而得名。其中“錦”指色彩絢麗、紋樣精緻的絲織品,象征華美;“筝”為古代撥弦樂器,形制長而扁平,常見于戰國時期秦地。

二、曆史與文學出處

  1. 明代文獻引用
    該詞多見于明代文學作品,如:

    • 徐霖《繡襦記·竹林祈嗣》:“竹林仙院禮三清,歌舞樓臺棄錦筝。”
    • 夏完淳《金明池》詞:“西樓倚,錦筝低按。”
  2. 文化意象
    在詩詞中,“錦筝”常與歌舞、樓台等場景結合,烘托雅緻氛圍,體現古代文人對音樂與藝術的推崇。

三、延伸用法

部分資料(如)提到“錦筝”可形容歌聲或琴音優美動聽,具有藝術感染力,用于贊美音樂表演者的技藝。但此用法多見于比喻性描述,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四、字義分解

五、總結

“錦筝”既是對裝飾精美古筝的别稱,也是文學中象征高雅藝術的意象,其解釋需結合曆史文獻與語境。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錦筝的意思

《錦筝》一詞指的是一種中國傳統樂器,屬于弦樂器類别。它由筝和弦組成,在演奏時使用琵琶和箫扳弦,是中國古代音樂中的重要樂器之一。

拆分部首和筆畫

《錦筝》一詞的部首是“金”,共9個筆畫。

來源

《錦筝》一詞最早見于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這裡的“琵琶”一詞即指《錦筝》。

繁體

《錦筝》的繁體寫法為「錦筝」。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錦筝的漢字寫法略有不同,常見的寫法為「勁箏」、「金箏」。

例句

她娴熟地演奏着《錦筝》的曲調,引得衆人陶醉其中。

組詞

錦繡、筝琴、筝曲、絲弦

近義詞

古筝、琴筝

反義詞

笛子、琵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