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盡援絕的意思、糧盡援絕的詳細解釋
糧盡援絕的解釋
糧食用盡,援兵斷絕。比喻戰鬥處于十分艱難的境地。
詞語分解
- 糧的解釋 糧 (糧) á 可吃的谷類、豆類等:糧食。糧倉。糧荒。彈盡糧絕。 作為農業稅的糧食:公糧。錢糧。 筆畫數:; 部首:米; 筆順編號:
- 絕的解釋 絕 (絶) é 斷:絕種。絕緣。絕嗣。絕情。絕迹。斷絕。杜絕。滅絕。空前絕後。 盡,窮盡:絕命。絕望。絕境。絕棋。氣絕。 極,極端的:絕妙。絕密。絕壁。絕無僅有。 獨特的,少有的,沒有人能趕上的:絕色
專業解析
"糧盡援絕"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指糧食耗盡,外援斷絕,形容處境極其艱難困頓,陷入孤立無援的絕境。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釋:
一、 字詞釋義與整體含義
- 糧 (liáng): 指糧食、軍糧等生存必需的物資儲備。
- 盡 (jìn): 用完、耗盡,沒有剩餘。
- 援 (yuán): 指援助、支援、救兵等來自外部的幫助力量。
- 絕 (jué): 斷絕、消失,沒有來源。
- 整體釋義: 糧食等生存物資已經消耗殆盡,同時來自外部的援助或救兵也完全斷絕。形容形勢危急,陷入極端困境,難以維持或脫身。
二、 用法與語境
- 語境: 多用于描述軍事、圍困、堅守等場景中守城或被圍一方所處的絕望境地。也可引申用于形容經濟困境、事業危機等非軍事領域,比喻資源枯竭且得不到任何幫助的艱難局面。
- 感情色彩: 帶有強烈的消極、絕望、危急色彩。
- 語法功能: 通常在句中作謂語、定語或補語。
- 例(謂語):守城數月,城中早已糧盡援絕。
- 例(定語):他們陷入了糧盡援絕的境地。
- 例(補語):戰況慘烈,守軍被打得糧盡援絕。
三、 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曆史悠久,常見于古代史書和文學作品中描述戰争場面。一個著名的出處見于《宋史·忠義傳》:
“糧盡援絕,猶率羸卒居守。”(大意:糧食耗盡,援兵斷絕,仍然率領疲憊的士兵堅守。)
此記載描述了守城将領在極端困境下仍堅持抵抗的忠義精神,也凸顯了“糧盡援絕”所代表的絕境。
四、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 彈盡糧絕、山窮水盡、走投無路、四面楚歌、内無糧草,外無救兵。
- 反義詞: 兵精糧足、源源不斷、後援充足、衣食無憂。
五、 權威詞典參考
-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對“糧盡援絕”有明确收錄和釋義,定義為“糧草用盡,援兵斷絕。形容戰鬥處于艱難竭蹶的困境”。該詞典是漢語詞彙研究最具權威性的工具書之一。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作為規範現代漢語詞彙使用的權威詞典,也收錄了該成語,釋義精煉為“糧食吃光,援兵斷絕。形容處境非常困難”。
- 《中國成語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專門收錄成語的權威辭典,對“糧盡援絕”的釋義、出處及用法有詳細說明。
“糧盡援絕”形象地描繪了物質基礎(糧)和外部支持(援)同時完全喪失的極端困境,強調了一種孤立無援、瀕臨崩潰的危急狀态。其源于古代戰争描述,在現代漢語中仍廣泛用于形容各種領域陷入無法維持、難以解脫的絕境。
網絡擴展解釋
“糧盡援絕”是一個漢語成語,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指糧食用盡、援兵斷絕,比喻身處極度困境,難以繼續支撐。常用于形容戰争或危急情境中的孤立無援狀态()。
注音與拼音
- 拼音:liáng jìn yuán jué
- 注音:ㄌㄧㄤˊ ㄐㄧㄣˋ ㄩㄢˊ ㄐㄩㄝˊ
(來源:、、)
出處與典故
- 宋代文獻:出自宋·楊萬裡《钤轄趙公墓志銘》,“七年,糧盡援絕,勢不能複支,遂率所部數千人南歸”。
- 更早記載:《晉書·沈勁傳》提到洛陽守軍“糧盡援絕”,被迫以寡敵衆()。
近義詞
用法與例句
- 軍事場景:
“洛陽守軍糧盡援絕,最終不敵敵軍圍攻。”
(參考《晉書》案例,、)
- 比喻困境:
“公司資金鍊斷裂,猶如糧盡援絕,亟需外部支持。”
該成語強調資源枯竭與孤立無援的雙重困境,適用于戰争、曆史叙事或比喻現代危機。如需更多例句或擴展,可參考古籍《晉書》或宋代文集()。
别人正在浏覽...
安然無恙本師冰台禅書乘輕驅肥騁朢垂衣忖念典文動物學罰款方紅反思廢然豐詞奉法孤身隻影寒宂號頭皇祖考貨寳火抓夾闆氣僭慝教服解水趌趌金鸾殿絶豔克踐叩心匡矯林宗過茅樓道馬庌麪疙瘩鳴枹甯内泥蟠呢子女生外向日久年深柔荏篩鑼擂鼓始而十二屬釋獲守謙霜镝歲周陶柳統屬王壇委麗文性象辭鄉勇跣子轄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