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梼昧的意思、梼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梼昧的解釋

[stupid and ignorant]愚昧無知

璞不揆梼昧,少而習焉。—— 郭璞《爾雅序》

詳細解釋

愚昧。多作自謙之辭。 晉 郭璞 《<爾雅>序》:“ 璞 不揆擣昧,少而習焉。” 宋 歐陽修 《南省試策第五道》:“猥惟檮昧之微,舉皆管淺之説。” 王闿運 《拟李鴻章陳苗事折子》:“統兵大臣畏避事之名,故兵挫而不退,愚臣檮昧竊有疑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梼昧”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梼”和“昧”兩個單字構成,現從詞義、字形、文獻用例三方面進行考釋:

一、單字釋義

  1. 梼(chóu/táo):形聲字,從“木”,“壽”聲。本義為古書中的樹木名(《說文解字·木部》)。後假借指傳說中的兇獸“梼杌”,《神異經》載其“狀如虎而犬毛,尾長二丈”,象征兇頑。引申為愚頑、無知之義,如《左傳·文公十八年》注:“謂兇頑若梼杌也”。

  2. 昧(mèi):形聲字,從“日”,“未”聲。《說文解字》釋為“爽,旦明也”,本義指光線昏暗。引申為蒙昧不明、缺乏見識,如《莊子·大宗師》“昧者不知也”。

二、複合詞解析 “梼昧”屬并列結構合成詞,綜合二者引申義:

三、現代應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用,但作為古語詞仍見于曆史文獻研究及成語典故引述,如章炳麟《訄書》中“梼昧之民”的批判性表述(據《辭源》修訂本)。

網絡擴展解釋

“梼昧”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táo mèi,屬于古漢語用法,現代語境中較少見。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和用法:

1.基本釋義

2.詞源與結構

3.使用場景

4.現代適用性

“梼昧”是一個帶有自貶和批判雙重色彩的文言詞彙,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謙遜或貶責的傾向。如需引用古文或進行文學創作,可酌情使用以增強文言語感。

别人正在浏覽...

白閣白山棒球背盟敗約标遇不表癡心妄想蔥楚跌腳絆手洞窟斷渡堆放發閃感泣工作站關鄽觀察哨廣寒仙規方孤景汩碌碌骨軟筋麻含糊其辭寒栗子汗漬好漢黑翠黑古龍冬花藟技道解弛街官幾功鯨膏金昭玉粹狂飛诳瞞饋緻鬎鬁頭狼奔兔脫厘謝馬記忙碌冥録齧雪淺稚氣哺哺欺慢秦聲取室容質釋回增美石鎖四物騰掀歪厮纏味覽無憂王閑接選舉薪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