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窘迫忿懑。《紅樓夢》第一回:“ 士隱 知道了,心中未免悔恨,再兼上年驚唬,急忿怨痛,暮年之人,那禁得貧病交攻,竟漸漸的露出了那下世的光景了。”
“急忿”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急忿”形容一個人因極度憤怒或困境而産生的急躁、憤懑情緒,常表現為情緒失控或行為沖動。
情緒狀态:
表示因外界刺激(如沖突、壓力、打擊)引發的強烈負面情緒,既有憤怒的爆發性,也有因窘迫而産生的焦躁不安。
文學用例:
在《紅樓夢》第一回中,甄士隱因家道中落、愛女失蹤等打擊,産生“急忿怨痛”,最終貧病交加。此例體現了該詞在描述人物複雜心理時的感染力。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演變,可參考《紅樓夢》相關章節或古代漢語詞典。
急忿是指急于發怒、極度憤怒的表情或心情。它表達了一種強烈的情緒,通常由不滿、憤慨或受到不公平待遇等觸發。
拆分部首:忄(心)+ 忄(心)
筆畫:5畫
急忿是一個由兩個意義相近的字合并而來的詞彙。以"急"這個字為基礎,表示強烈、迫切的意思;而"忿"則表示憤怒、氣憤的情緒。将兩個字合并而成的"急忿",更加強調了憤怒的程度和急迫性。
急忿的繁體字為「激忿」。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急忿可以寫作「疾忿」。 「疾」表示迅速、急速的意思,強調急于發怒;「忿」則表示憤怒、憤怒的情緒。
1. 他聽到那個消息後,頓時急忿異常,憤怒地拍了桌子。
2. 當她意識到自己被背叛時,内心充滿了急忿和憤怒。
1. 忿忿不平
2. 忿忿咒罵
3. 忿怒
4. 忿恨
1. 憤怒
2. 激怒
3. 忿急
4. 憤懑
1. 平靜
2. 冷靜
3. 安撫
4. 舒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