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筆管菜的意思、筆管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筆管菜的解釋

黃精苗的俗名。《植物名實圖考》卷八引 明 朱橚 《救荒本草》:“黃精苗俗名筆管菜,一名重樓,一名菟竹……根生肥地者大如拳,薄地者猶如拇指。葉似竹葉,或二葉,或三葉,或四五葉,俱皆對節而生,味甘,性平,無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筆管菜”是一個植物相關的俗名,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筆管菜是黃精苗的俗名,屬于百合科黃精屬植物。其名稱來源于植株形态,因莖稈筆直、形似筆管而得名。

  2. 别名與分類
    在古籍中,它也被稱為重樓、菟竹等。明代朱橚《救荒本草》記載其根莖形态:“根生肥地者大如拳,薄地者猶如拇指”,葉片對生,形似竹葉。

  3. 特征與用途

    • 形态:莖直,葉對生,根莖可入藥。
    • 藥性:味甘、性平、無毒,傳統醫學中用于補氣養陰。
    • 食用:古時作為救荒野菜,嫩苗可食。
  4. 文獻記載
    清代《植物名實圖考》引用了《救荒本草》的描述,進一步印證了其名稱來源和藥用價值。

總結來看,“筆管菜”是黃精苗的民間稱呼,兼具食用與藥用功能,名稱和用途均與其形态特征密切相關。

網絡擴展解釋二

《筆管菜》的意思

《筆管菜》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是以“筆管”為主體,表示将筆頭插在莖上模仿蔬菜的形狀。它是一個生動形象的比喻性詞語,用來形容寫字時筆尖一闡一闡磕在墨汁中的聲音。

拆分部首和筆畫

《筆管菜》的拆分部首是“竹”和“⼊”,筆畫共有9畫。

來源

《筆管菜》在古代典籍中已有使用,最早見于清代薛永年所著《初學記全編》一書中。

繁體

《筆管菜》的繁體漢字寫法為「筆管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菜」的寫法為「艹食」,而「管」的寫法則和現代相同。

例句

他用毛筆蘸上墨汁,開始在紙上寫字,隻見他手腕輕扭,筆尖在墨汁中一闡一闡地磕響,這聲音就像是摘菜時筆管菜被割下的聲音。

組詞

筆頭、磕響、紙筆、寫字、墨汁

近義詞

筆尖、筆頭、紙墨

反義詞

自動鉛筆、打字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