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牆頭馬上的意思、牆頭馬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牆頭馬上的解釋

唐 白居易 《井底引銀瓶》詩:“妾弄青梅憑短牆,君騎白馬傍垂楊。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後遂以“牆頭馬上”為男女愛慕之典實。 宋 柳永 《長相思》詞:“牆頭馬上,漫遲留、難寫深誠。” 元 白樸 《牆頭馬上》第一折:“今夜裡早赴佳期,成就了牆頭馬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牆頭馬上”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側重,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該成語出自唐代白居易的《井底引銀瓶》詩:“妾弄青梅憑短牆,君騎白馬傍垂楊。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原指男女隔牆相望、一見鐘情的場景,後演變為男女愛慕的典實,常用于形容浪漫邂逅或短暫而深刻的感情。

二、延伸解讀

  1. 文學與戲劇引用
    元代白樸曾以此為題創作雜劇《牆頭馬上》,講述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進一步強化了成語的浪漫意象。
  2. 時間短暫性
    部分現代解釋(如)提到其可引申為“事物轉瞬即逝”,但這一用法較少見,且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三、語言特征

四、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創作或曆史典故中,例如:

“今夜裡早赴佳期,成就了牆頭馬上。”(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一折)


若需進一步了解詩句背景或戲劇情節,可參考白居易原詩及白樸的雜劇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牆頭馬上》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牆頭馬上》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做事情馬上就能完成或者處理問題迅速、果斷,不拖延。

拆分部首和筆畫

《牆頭馬上》可以拆分成三個字:牆(部首:土,筆畫:12)、頭(部首:自,筆畫:5)和馬(部首:馬,筆畫:3)。

來源

《牆頭馬上》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明代文學家馮夢龍所著的《喻世明言》中的一則故事。故事中,有個人小偷作案時被發現,他迅速逃跑,當時正好有一匹馬立在牆頭上,小偷在牆頭上順勢跳過馬背逃離了現場。這個故事形成了“牆頭馬上”成語,後來逐漸引申為馬上就能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的意思。

繁體

《牆頭馬上》的繁體字為《牆頭馬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牆頭馬上》這個成語的漢字寫法沒有發生變化,與現代相同。

例句

他對待問題總是牆頭馬上,不拖泥帶水。

組詞

馬上、牆頭、馬腳、立刻。

近義詞

即刻、立即、迅速。

反義詞

拖延、耽擱、遲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