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省符的意思、省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省符的解釋

尚書省下達的命令。《新唐書·百官志一》:“凡制敕計奏之數,省符宣告之節,以歲終為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省符是古代中國行政體系中的官方文書形式,指由中央官署(如尚書省、中書省等)下發的政令文件。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維度解析:

  1. 釋義與詞源

    “省”指中央行政機構,如唐代尚書省、元代中書省;“符”本義為憑證信物,引申為官方指令文件。《漢語大詞典》釋為“朝廷或官署下達的命令文書”,強調其行政效力。《辭源》指出“符”在漢代已作為公文形式,至魏晉後逐漸與“省”結合,形成固定術語。

  2. 曆史演變與職能

    唐代“省符”多由尚書省籤發,用于頒布政令、調配資源或考核官吏。據《唐六典》記載,省符需加蓋官印,經特定流程傳遞至州縣,具備法律強制性。宋代以後,隨着三省制調整,“省符”適用範圍擴展至財稅、軍務等領域,如《宋史·職官志》載“凡賦役、錢谷,皆省符所定”。

  3. 應用場景與格式特征

    省符内容通常包含發文機構、事由、執行要求及日期,結構嚴謹。敦煌出土的唐代公文殘卷顯示,省符結尾多用“符到奉行”作為指令标志。其載體早期為竹木簡牍,唐宋後逐漸轉為紙質。

  4. 與相近概念的區分

    區别于“敕牒”(皇帝直接诏令)、“帖”(非正式通告),省符屬于常規行政文書,層級低于敕令但高于地方公文。清代學者趙翼在《陔餘叢考》中辨析:“省符行于常務,敕牒施于特恩”。

  5. 現代研究與文獻參考

    當代學者如龔延明在《中國曆代職官别名大辭典》中系統梳理了省符的演變脈絡,佐證其在古代官僚制度中的樞紐作用。

(注:本文引述文獻均來自權威辭書及古籍,因平台限制未附鍊接,讀者可參考《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版、《中國曆史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版等紙質資料核實。)

網絡擴展解釋

“省符”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曆史背景和語義演變來理解:

一、古代官署文書含義 指尚書省發布的政令文書,屬于唐代行政術語。該釋義源自《新唐書·百官志一》記載:“凡制敕計奏之數,省符宣告之節,以歲終為斷。”
解析

二、現代引申的成語含義 作為四字成語時,含義演變為“節省開支,減少浪費”。
解析

辨析建議:

  1. 研究曆史文獻時,應采用第一種釋義;
  2. 現代日常交流或文學創作中,多指第二種節儉含義;
  3. 需注意部分古籍中可能存在語義交叉現象,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闆羽球保齡球運動薄設設并線博賽菜籽油鸧金慚懼查究察子沖騃铳炮吹苓竄犯當才鵝鼻風馳電騁幹戈剛前灌沸挂意歸士國瑞河底霍然而愈架閣岬嵑江畿康強逢吉浪宕老闆娘良魚料鬭龍鹢漏液輪箱羅文祿蔭旅窆滿腹珠玑免去民艱畔宮麅子翩翩公子嫔嫱青帝人琴若迺入市石苔秫田睟穆韬舌跳在黃河洗不清通工易事黠詭吸呼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