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窘迫忿懑。《红楼梦》第一回:“ 士隐 知道了,心中未免悔恨,再兼上年惊唬,急忿怨痛,暮年之人,那禁得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了那下世的光景了。”
“急忿”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急忿”形容一个人因极度愤怒或困境而产生的急躁、愤懑情绪,常表现为情绪失控或行为冲动。
情绪状态:
表示因外界刺激(如冲突、压力、打击)引发的强烈负面情绪,既有愤怒的爆发性,也有因窘迫而产生的焦躁不安。
文学用例:
在《红楼梦》第一回中,甄士隐因家道中落、爱女失踪等打击,产生“急忿怨痛”,最终贫病交加。此例体现了该词在描述人物复杂心理时的感染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历史演变,可参考《红楼梦》相关章节或古代汉语词典。
急忿是指急于发怒、极度愤怒的表情或心情。它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情绪,通常由不满、愤慨或受到不公平待遇等触发。
拆分部首:忄(心)+ 忄(心)
笔画:5画
急忿是一个由两个意义相近的字合并而来的词汇。以"急"这个字为基础,表示强烈、迫切的意思;而"忿"则表示愤怒、气愤的情绪。将两个字合并而成的"急忿",更加强调了愤怒的程度和急迫性。
急忿的繁体字为「激忿」。
在古代的汉字书写中,急忿可以写作「疾忿」。 「疾」表示迅速、急速的意思,强调急于发怒;「忿」则表示愤怒、愤怒的情绪。
1. 他听到那个消息后,顿时急忿异常,愤怒地拍了桌子。
2. 当她意识到自己被背叛时,内心充满了急忿和愤怒。
1. 忿忿不平
2. 忿忿咒骂
3. 忿怒
4. 忿恨
1. 愤怒
2. 激怒
3. 忿急
4. 愤懑
1. 平静
2. 冷静
3. 安抚
4. 舒缓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