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糟的意思、糠糟的詳細解釋
糠糟的解釋
糟糠。指粗劣的食物。《莊子·達生》:“不如食以糠糟,而錯之牢筴之中。” 南朝 梁 何遜 《聊作百一體》詩:“逢施同溝壑,值設乃糠糟。” 明 李贽 《詠古》:“ 李 杜 文章日月高,有身如許厭糠糟。”
詞語分解
- 糠的解釋 糠 ā 稻、麥、谷子等的子實所脫落的殼或皮:米糠。糟糠。糠秕。糠醛(有機化合物,是制造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藥物等的原料)。 蘿蔔等因失掉水分而中心呈蜂窩狀。 筆畫數:; 部首:米; 筆順編號:
- 糟的解釋 糟 ā 做酒剩下的渣子:酒糟。糟粕(亦喻無價值的東西)。糟蛋。糟糠之妻(指貧窮時共患難的妻子)。 腐朽,腐爛:糟爛。糟朽。 壞:事情辦糟了。糟糕。 作踐,損害:糟蹋。糟踐(“踐”讀輕聲)。 好 筆畫
網絡擴展解釋
“糠糟”是一個漢語詞語,指粗劣的食物,通常由糠(谷物外殼)和糟(釀酒殘渣)組成,常見于古代文獻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糠糟”指糟糠類粗劣食物,是古代貧困人群的主要充饑之物。其核心含義強調食物的低劣和生存的艱難。
2.詞義構成
- 糠:稻、谷等作物的外殼,質地粗糙,難以下咽。
- 糟:釀酒後的殘渣,口感差且營養價值低。
兩者結合,形容食物極為粗劣。
3.文獻例證
- 《墨子·公輸》:“舍其粱肉,鄰有糠糟,而欲竊之”,通過對比“粱肉”與“糠糟”,凸顯貧富差距。
- 《莊子·達生》提到“食以糠糟”,南朝何遜詩中亦用“糠糟”描寫困頓生活。
4.近義詞與擴展
- 近義詞:糟糠、藜藿(均指粗劣食物)。
- 相關成語:“糟糠之妻”中的“糟糠”借指共患難的妻子(需注意此用法與“糠糟”的原始含義不同)。
5.現代意義
現代漢語中,“糠糟”已較少使用,但在古文閱讀或曆史研究中仍作為重要詞彙,反映古代社會底層的生活狀态。
如需進一步了解文獻原文或例句,可參考《墨子》《莊子》等典籍,或查閱漢典、查字典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糠糟》的意思
《糠糟》是一個漢字詞語,多用于描述食物狀态的一種表達,意思是谷類糧食經過加工後剩餘的外殼和雜質。它通常指的是谷物(如稻谷、小麥、玉米等)經過碾磨、加工後剩餘的外殼。
《糠糟》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糠糟》的拆分部首為“米”和“糸”,其中“米”表示與谷物相關,而“糸”表示與紡織品相關。根據漢字的筆畫,可以将《糠糟》拆解為12個筆畫。
《糠糟》的來源
《糠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農業社會。在古代,人們通過磨制谷物獲得面粉,而磨制使得谷物的外殼和雜質分離出來,被稱為糠糟。糠糟作為一種農作物副産品,在農村生活中廣泛存在。
《糠糟》的繁體
《糠糟》的繁體字為「穀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糠糟》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其中最明顯的差别是字形中使用了更多的“禾”和“米”部首。
《糠糟》的例句
- 農民将糠糟用作飼料,喂養家畜。
- 米糠是一種常見的糠糟。
- 這碗稀飯裡有一些糠糟。
《糠糟》的組詞
- 糠飛:形容食物中有糠糟摻雜其中。
- 糠火:指火焰中帶有糠糟飛散,形容火勢旺盛。
- 米糠:指谷物加工後的糠糟。
《糠糟》的近義詞
- 糠:指谷物加工後剩餘的外殼和雜質。
- 渣:指食物中的殘渣或雜質。
- 渣滓:指食物等的殘渣和雜質。
《糠糟》的反義詞
- 精:指糧食經過初步加工或篩選後剩餘的白色部分。
- 潔淨:指食物或物體沒有任何雜質或污垢。
- 好吃:指食物味道鮮美,沒有任何糠糟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