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龍管 ”。
“龍筦”是一個多義詞彙,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及文獻來源進行解析,具體可從以下兩方面理解: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文學作品中的用例。
《龍筦》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它有着多重含義。最常見的意思是指一種古代的樂器,它是一種長而細的管狀樂器,可以通過吹氣或者用手指演奏。此外,《龍筦》也可以指代修建水利工程時用來排水的長木管。
《龍筦》的最左邊的部首是“龍”,表示與龍相關。它的餘下的部分“筦”,是一個獨立的偏旁,表示管狀物。嚴格意義上來說,“筦”是“管”的繁體字形式。
整個字的筆畫數是12畫,其中“龍”部分占據了6畫,“筦”部分占據了6畫。
《龍筦》這個詞首次出現在古代文獻中的年代已經難以考證。它的繁體形式是「龍筦」,在簡化字形式普及之前,這是中國人最常見的書寫方式。
在中國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經曆了一些變化。就《龍筦》這個詞而言,過去的寫法中的“龍”字有時候會将“龍”與“月”連寫,以形成「龒」的形式。而“管”字經過演變,曾經以「|丨口」形式寫作「朄」。
1. 昆曲中經常使用龍筦這種樂器。
2. 工人們使用龍筦排除了水庫中的雜物和污水。
1. 龍膽(指勇敢而堅定的品質)
2. 管理(指控制和組織事務的行為)
3. 樂器(泛指用來演奏音樂的器具)
1. 龍笛(指另一種龍形樂器)
2. 管狀(形容像管子一樣的形狀)
1. 蟲篾(指用打結的竹篾編織成的器物)
2. 雨鬥(指用于收集雨水的器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