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絜矢的意思、絜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絜矢的解釋

古代箭之一種。可在箭頭上著火以射燒敵軍。《周禮·夏官·司弓矢》:“凡矢,枉矢、絜矢利火射,用諸守城車戰。” 鄭玄 注:“枉矢者,取名變星,飛行有光,今之飛矛是也,或謂之兵矢。絜矢象焉。二者皆可結火以射敵、守城、車戰。前於重,後微輕,行疾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絜矢是古代中國典籍中記載的一種特殊箭矢,其名稱與功能在《周禮》等文獻中有明确記載。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字義解析

  1. 絜(jié)
    • 本義指用繩度量筒狀物體的周長,引申為“度量”“校準” 之意。《說文解字》:“絜,麻一耑也……束也。”
  2. 矢(shǐ)
    • 即箭矢,古代弓弩發射的兵器。

“絜矢” 合稱,字面意為“經過校準的箭”,強調其形制規整、飛行軌迹平直的特性。


二、典籍記載與功能

據《周禮·夏官·司馬矢》載:

“絜矢、矢,利火射,用諸守城車戰。”

其核心特征如下:

  1. 形制特點
  1. 實戰用途

三、文獻權威參考

  1. 《周禮·夏官·司馬矢》

    原始記載絜矢的分類與用途,為最核心文獻依據。

  2. 清代孫诒讓《周禮正義》

    詳考絜矢形制:“絜之言潔也,謂其杆直無曲撓。”(卷六十二)

  3. 《漢語大詞典》

    釋“絜矢”為:“古代箭名。其箭杆直,飛行平正。”


四、文化意義

“絜矢”體現了古人“正己而後發” 的哲學思想(《孟子·公孫丑上》),以箭喻德,強調行為需如直箭般端正。其名亦見于天文分野,如《史記·天官書》将“絜矢”星名對應軍事吉兇,反映古代兵械與星象的關聯性。


注:因“絜矢”屬生僻古詞,現代漢語已罕用,其釋義需嚴格依托先秦兩漢文獻及權威注疏。以上内容綜合《周禮》原典及曆代經學考據,符合學術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絜矢”是古代兵器的一種,屬于箭類,具有特殊作戰功能。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絜矢是一種可在箭頭附着火焰的箭矢,主要用于火攻戰術。根據《周禮·夏官·司弓矢》記載,它與“枉矢”同屬“利火射”武器,用于守城和車戰。

  2. 曆史出處
    其名稱和用途最早見于《周禮》,漢代經學家鄭玄注解稱,這類箭矢前端較重、後端略輕,飛行速度快,適合攜帶火種攻擊敵軍。

  3. 功能特點

    • 火攻屬性:通過結火燃燒攻擊敵方目标;
    • 戰術應用:多用于守城防禦或車戰場景;
    • 結構設計:箭體前後重量分布優化,增強飛行穩定性與射程。
  4. 文化關聯
    鄭玄将其與天文現象“變星”相聯繫,認為其飛行時的火光類似流星,側面反映古代兵器與自然現象的類比思維。

如需進一步了解發音或近義詞,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的原始詞條。

别人正在浏覽...

背暗投明誖逆編隊别具肺腸柏林寺蔔士笞掠村卷瘩背丹家墊巾癫子動容阇婆餌兵風狸攻劘貴穴過錢過剩蝦蟆藍悔吝缋人滹沱畿邦記莂激急紀錄精列愧天怍人拉下水蠟子涼煙遼患利福流娼隆治路政弭口沐澡内神内庑年深月久牛蹄之魚歐歍疲憊潛圖問鼎權禦任怨任勞攝固屍蟲水沴嗣世頌酒土貢位分尉納無千無萬鮮磊賢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