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餌兵的意思、餌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餌兵的解釋

指誘敵就範的小部隊。《孫子·軍争》:“餌兵勿食,歸師勿遏。” 梅堯臣 注:“魚貪餌而亡,兵貪餌而敗。敵以兵來釣我,我不可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餌兵”是中國古代軍事術語,指用于誘敵的小股部隊,其核心含義與戰術作用如下:

一、基本定義

餌兵指以少量兵力引誘敵人進入預設陷阱或埋伏的戰術單位。其名稱來源于釣魚中“魚餌”的比喻,正如梅堯臣所注:“魚貪餌而亡,兵貪餌而敗”(《孫子·軍争》注),強調這類部隊通過示弱或佯敗讓敵方輕敵冒進。

二、戰術特征

  1. 規模小:通常為小部隊行動,降低敵方戒備
  2. 迷惑性:通過佯退、丢棄物資等方式制造假象
  3. 配合性:需與主力部隊協同,如《孫子兵法》強調“餌兵勿食”,提醒敵方若識破此計則不可追擊。

三、經典應用

《孫子·軍争》明确提出“餌兵勿食”原則,并列舉戰例:“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指遇到假裝敗退的部隊不可盲目追擊。明代抗倭戰争中,戚繼光曾用餌兵誘敵至預設火器射程内,取得顯著戰果。

可通過漢典、查字典等來源進一步查閱相關兵法原文及曆史案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餌兵(ěr bīng)是一個漢字詞,由兩個部首組成:食(饣)和兵(八)。它的筆畫數為十五畫。餌兵是由中國網友創造的網絡用語,常用于形容那些隻知道吃飯不幹活、隻會享受卻不肯付出努力的人。 從字面上看,餌代表着食物,而兵代表着戰士,這個詞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吃飯當兵”,形象地描述了那些隻會吃喝玩樂而不願付出努力的人。 至于餌兵的來源,目前尚無确切的記載。這個詞在網絡中的廣泛使用可以追溯到2010年左右,它很可能是由網友們在互聯網交流中逐漸演變而來的。 關于繁體字,餌兵的繁體寫法為餌兵。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然而,餌兵并非傳統漢字的一部分,因此在古代并沒有特定的寫法。 以下是一些使用餌兵的例句: 1. 這個人整天無所事事,真是個餌兵。 2. 不要當餌兵,要為自己的夢想努力奮鬥。 餌兵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可能會因為它是一個網絡用語而有些局限性。在一般情況下,餌兵不常見于正式文字或書面語言,因此沒有明确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可以提供。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有需要,請隨時再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