墊巾的意思、墊巾的詳細解釋
墊巾的解釋
《後漢書·郭太傳》載: 郭太 字 林宗 ,有盛名。曾出行遇雨,“巾一角墊,時人乃故折巾一角,以為‘林宗巾’”。後用“墊巾”、“墊角”謂模仿高雅。 唐 韓愈 《三器論》:“與夫墊巾效 郭 ,異名同 藺 者,豈不遠哉!” 唐 黃滔 《謝試官》:“時争墊角,俗竟嚬眉。” 宋 陸遊 《雨中過東村》詩:“墊巾風度人争看,蠟屐年光我自悲。”
詞語分解
- 墊的解釋 墊 (墊) à 襯在底下或鋪在上面:墊高。墊平。墊背。墊腳石(喻被人用來往上爬)。 用來襯、鋪的東西:墊子。墊褥。 替人暫付款項:墊款。墊付。墊支。 陷沉,淹沒:墊沒(?)。墊陷。 填補空缺:墊補。
- 巾的解釋 巾 ī 擦東西或包裹、覆蓋東西的用品,多用紡織品制成:手巾。圍巾。領巾。枕巾。餐巾。巾帼(“帼”是古代婦女的頭巾,指婦女,如“巾巾英雄”)。 筆畫數:; 部首:巾;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墊巾”一詞源于《後漢書·郭太傳》中記載的典故,以下是詳細解釋:
-
詞源與典故
東漢名士郭太(字林宗)某次出行遇雨,頭巾一角被雨水打濕而下垂(即“墊”)。時人慕其風雅,故意将頭巾一角折起模仿,稱其為“林宗巾”。後世以“墊巾”代指模仿高雅風範的行為。
-
引申含義
該詞常用于文學中,暗含對他人風度的效仿或推崇,如宋代陸遊《雨中過東村》中“墊巾風度人争看”即借典表達對郭太風雅的追慕。
-
同源詞彙
與“墊角”為同義詞組,如唐代黃滔《謝試官》中“時争墊角”亦為此意。
-
現代應用
當代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指代文化層面的效仿行為,而非字面意義的“墊子類物品”。
以上解釋綜合了《後漢書》典故及曆代文學引用,若需完整文獻可參考搜狗百科和滬江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墊巾是指用來墊在座椅、沙發等物體上的布料或材料,以增加舒適度或保護物體的工具。以下是關于墊巾的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墊:部首土,總筆劃12;
- 巾:部首巾,總筆劃3。
來源:
墊巾這個詞的來源比較簡單,由中文的兩個詞組合而成。墊表示支撐或填補空隙的動作,巾指的是布料或類似的材料。
繁體:
墊巾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墊巾」。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墊巾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具體的古代寫法在我目前的知識範圍内無法确定,抱歉無法提供相關信息。
例句:
1. 她在椅子上墊了一個柔軟的墊巾,感覺舒適多了。
2. 我發現客廳的墊巾有點髒了,需要清洗一下。
3. 她用一條精美的刺繡墊巾裝飾了沙發。
組詞:
墊巾可以組成一些相關詞彙,例如:
1. 墊子(dian zi):用來墊在座位上,提供額外的舒適感或支撐;
2. 巾帕(jin pa):一種用來擦拭手和臉的小巾;
3. 地墊(di dian):放置在地面上起到保護和裝飾的布料。
近義詞:
- 坐墊、墊子、凳墊
反義詞:
- 空置、無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