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動容的意思、動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動容的解釋

[change countenance;be visibly moved] 臉上顯露出受了感動的表情

詳細解釋

(1).舉止儀容。《孟子·盡心下》:“動容周旋中禮者,盛德之至也。” 宋 陳亮 《經書發題·禮記》:“盡吾之心,則動容周旋,無往而不中矣。” 明 張居正 《乞崇聖學以隆聖治疏》:“臨朝聽政,動容出辭,無一不中於禮節。”

(2).亦作“ 動溶 ”、“ 動搈 ”。動搖;搖蕩。《楚辭·九章·抽思》:“悲秋風之動容兮,何回極之浮浮!” 王逸 注:“言風起而草木之類搖動。”《淮南子·原道訓》:“動溶無形之域。” 劉文典 集解:“溶為搈叚……《説文·手部》:‘搈,動搈也。’溶、搈同音通用。”

(3).臉上出現受感動的表情。《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三年,帝饗衛士於 南宮 ,因從皇太後周行掖庭池閣,乃閲 陰太後 舊時器服,愴然動容。” 唐 薛用弱 《集異記·王維》:“﹝公主﹞即令獨奏新曲,聲調哀切,滿座動容。”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十四:“ 宣宗 覽奏動容,特旨嘉奬。” 徐遲 《地質之光》:“這一席話,說得聽者動容,低首心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動容”是現代漢語中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動詞,其核心含義指因外界情感或事件的觸動而顯露于神色。以下是綜合權威詞典及文獻的解析:

  1. 詞義解析

    從構詞法看,“動”指内心波動,“容”為面部表情,合指情感外顯的狀态。《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将其定義為“因受感動而神色改變”,如《孟子·盡心下》中“動容周旋中禮者,盛德之至也”,強調德行深厚者舉止自然流露情感。

  2. 古今用法差異

    古代文獻中,“動容”常與禮儀、德行關聯。例如《後漢書·列女傳》記載“曹操讀蔡文姬詩文,為之動容”,突顯情感共鳴的莊重性。現代用法更側重即時反應,如“觀衆為英雄事迹動容”(《新華成語詞典》。

  3. 文化意涵

    該詞隱含儒家“發乎情,止乎禮”的中和思想,《漢語大詞典》指出其具備“情感與儀态的統一性”,常用于描述兼具真誠與克制的情緒表達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

“動容”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拼音:dòng róng
核心含義:指因内心受到觸動,臉上顯露出感動的表情。例如:“他的故事讓在場所有人動容。”


二、詞義演變

  1. 古代用法

    • 最初指舉止儀容,如《孟子·盡心下》中“動容周旋中禮者,盛德之至也”。
    • 另有“動搖”之意,如《楚辭·九章》中“悲秋風之動容兮”。
  2. 現代用法
    中古後逐漸演變為“因感動而顯露表情”,如《三國志》中“凄怆動容”,現代多用于此義。


三、使用場景與例句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權威來源

以上解釋綜合自《搜狗百科》《漢典》《查字典》等詞典,以及古籍《孟子》《三國志》的引用。

别人正在浏覽...

哀聽百丈鄙悖敝俗不朗朗燦铄常服長嘯台車生耳侈僞翠龍當口兒澹伫倒除典策瘹星哆噅遌顔匪服非間鋒端輔郡感麟篙痕軌物範世韓歐橫衊镮貫換肩讙噪火落見義勇為剪燭西窗決訟樂觀連阙淋漓曼巴馬上公昧陋清減覃及權智三重篩春視丹如綠十年九不遇市刑收胔稅車堂宇貪耄鐵腥彖定團支書亡逃文弊夏狄銷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