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鞏固。《國語·晉語四》:“異德合姓,同德合義……姓利相更,成而不遷,乃能攝固,保其土房。” 漢 應劭 《風俗通·過譽·江夏太守河内趙仲讓》:“凡張官置吏,為之律度,故能攝固其位,天下無覬覦也。”
“攝固”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攝固意為鞏固,強調通過特定措施使事物或狀态更加穩定、牢固。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中,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
《國語·晉語四》
原文提到:“異德合姓,同德合義……姓利相更,成而不遷,乃能攝固,保其土房。”
此處“攝固”指通過德行與利益的協調,鞏固國家或家族的根基。
《風俗通·過譽》
漢代應劭記載:“凡張官置吏,為之律度,故能攝固其位,天下無覬覦也。”
這裡指通過設立官職、制定法度來穩固統治地位。
現代漢語中,“攝固”已不常見,通常被“鞏固”“穩固”等詞替代。但在研究古籍或特定領域(如中醫)時可能偶見使用。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漢語詞彙的演變,可參考《國語》《風俗通》等文獻原文。
攝固(shè gù),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攝和固。
攝的部首是手,它有6畫;固的部首是囗,它有8畫。
攝固的來源可以追溯到《爾雅·釋人》,“攝”指拘束,固守,“固”意為堅定、牢固,表示保持固定的狀态。
繁體字“攝固”與簡體字“攝固”意思相同,隻是書寫形式不同。
在古代,攝固的寫法可能會有變化。然而,為了方便理解和傳播,現代人使用的攝固字形是經過标準化的版本。
1. 忍下了困難的攝固使我有了今天的成就。
2. 在團結合作的攝固下,我們取得了***************。
攝固的一些相關詞語包括:攝取、攝影、固定、堅固等。
攝固的一些近義詞包括:堅定、牢固、固守等。
攝固的一些反義詞包括:放松、流動、不固定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