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尉納的意思、尉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尉納的解釋

安撫結納。《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二年》:“會詔以 布 為左将軍, 操 復遺 布 手書,深加尉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尉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其核心含義是安撫并接納(歸附者)。它常用于描述古代中原王朝對邊疆少數民族或外來歸順者的懷柔政策。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 尉:在這裡通“慰”,意為“安撫”、“慰撫”。《說文解字注》釋“尉”有“從上按下”、“安之”之意,引申為安撫。
    • 納:意為“接納”、“收容”、“使進入”。
    • 合義:指通過安撫的手段,使對方歸順并接納他們。強調的是以和平、懷柔的方式使外族或歸附者安定下來,融入己方的體系或疆域。
  2. 曆史背景與用法:

    • “尉納”一詞多見于古代史書,尤其涉及邊疆治理、民族關系或對外政策時。它體現了古代中國“羁縻”政策的一部分,即通過安撫、封賞、給予一定自治權等方式,而非單純的武力征服,來管理邊疆少數民族或招撫流亡、叛降者,使其歸附中央政權,達到穩定邊疆、擴大影響力的目的。
    • 例如,在東漢時期,将領段颎在平定羌亂時,朝廷就曾讨論對其殘餘是繼續剿滅還是采取“尉納”之策。
  3. 權威典籍例證與引用:

    • 《後漢書·段颎傳》:這是“尉納”最著名的出處之一。記載了段颎平定東羌後,朝廷關于如何處置殘餘羌人的讨論。張奂上書主張:“奂 以本 造大 釁,難 得尉納……”(大意:張奂認為羌人造反的根源很深,難以用安撫接納的方式徹底解決)。這清晰地展現了“尉納”作為“招撫安頓”的政策選項。來源:《後漢書·卷六十五·皇甫張段列傳第五十五》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資治通鑒》:司馬光在編纂史書時也引用了相關事件,如《資治通鑒·卷五十六·漢紀四十八》 記載:“張奂上言:‘東羌雖破,馀種難盡,段颎性輕果,慮負敗難常,宜以恩降,可無後悔。’诏書下颎,颎複上言:‘……今適期年,所耗不訾,猶冀矢石尉納……’”。這裡“尉納”同樣指招撫安頓的策略。來源:《資治通鑒》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漢語大詞典》:作為權威的漢語工具書,《漢語大詞典》對“尉納”的釋義為:“安撫接納”。來源:《漢語大詞典》(可參考權威線上詞典庫或紙質版,如 國學大師 等網站可能收錄其内容)。

“尉納”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背景的古漢語詞,意為“安撫并接納(歸附者)”。它主要出現在描述古代中央政權處理邊疆民族關系或招撫政策的語境中,強調通過非武力的懷柔手段使對方歸順并予以安置。其權威出處主要在《後漢書·段颎傳》和《資治通鑒》的相關記載中,核心釋義由《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界定。

網絡擴展解釋

“尉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解釋:

1.安撫結納(主要含義)

2.接納意見(引申義)

使用場景對比

含義 典型場景 例句參考
安撫結納 曆史事件、政治策略 曹操“深加尉納”以拉攏呂布
接納意見 現代語境中的個人修養描述 領導者需有“尉納”的胸襟

注意

别人正在浏覽...

坳塘謗讪保庇标金博客博嘴柴桑主炒房待搭不理杜門詩峨冠方紀放肆逢合鳳葵草副官工技廣圓毫不在乎禾茇搳拳嶕峣佳設就任科範空檔髡囚連篇累帙麗澤鯉子蠻淫甿俗鳴鸾逆教獰鱗配屬憑城借一抔飲蒲璧鋪呈峭壁清歡輕羁嶔崟山申商釋教瘦骨零丁淑慧水漫地恕己及人舜禹四停八當素族吐突文虎霧解狎道相紛缃缥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