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盥的意思、沃盥的詳細解釋
沃盥的解釋
澆水洗手。《周禮·春官·郁人》:“凡祼事沃盥。” 孫诒讓 正義:“沃盥者,謂行禮時必澡手,使人奉匜盛水以澆沃之,而下以槃承其棄水也。”《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懷嬴 ﹞奉匜沃盥。” 唐 盧綸 《冬日宴郭監林亭》詩:“據梧花罽接,沃盥石泉分。”
詞語分解
- 沃的解釋 沃 ò 土地肥:沃土。沃饒(土地肥沃,物産豐富)。沃腴。肥沃。沃野。沃壤。 灌溉,澆:沃田。沃盥。如湯沃雪。 光盛,豐美:沃沃。 姓。 肥瘠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 盥的解釋 盥 à 澆水洗手,泛指洗:盥洗。盥漱。 洗手器皿:“承姑奉盥”。 筆畫數:; 部首:皿;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沃盥”是古代禮儀中關于洗手的特定儀式,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如下:
詞義解釋
- 基本含義:指用流動的水澆洗雙手,是古代祭祀、宴享等重大場合前的清潔禮儀。其中“沃”意為自上而下澆水,“盥”指洗手洗臉()。
禮儀流程與器物
- 器物組合:需使用青銅器“匜”和“盤”配合。匜用于盛水并傾倒水流,盤則承接廢水()。
- 操作方式:通常由仆人持盤接水,年長者持匜澆水,體現身份差異與禮制規範()。
文化意義
- 衛生與禮儀并重:古人認為流動水更潔淨,沃盥之禮既保障衛生,又通過儀式化動作表達對祭祀或賓客的尊重()。
- 禮制演變:西周時期由“盉+盤”演變為“匜+盤”組合,反映了青銅器功能與禮制的發展()。
文獻記載
-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記載“奉匜沃盥”,《禮記·内則》亦詳述其流程,印證了該禮儀的規範性()。
其他用法
- 在周制婚禮等儀式中,沃盥禮作為環節之一,與交拜、合卺等共同構成傳統婚俗()。
注意:部分網絡解釋将“沃盥”引申為“資源豐富”,但此說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持,建議以禮儀本義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沃盥》的意思
《沃盥》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用河水洗濯,比喻清潔。
拆分部首和筆畫
《沃盥》的部首是沓(水),它有13筆。
來源
《沃盥》出自《文選·陸機·沃盥銘文》。沃盥是古代一種祭祀儀式,使用河水洗濯祭器以淨化。
繁體
《沃盥》的繁體字是「沃澣」。
古時候漢字寫法
《沃盥》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是「沃濣」。
例句
1. 他每天早晨都會沃盥一番,保持身體的清潔。
2. 這個春天的雨水像是大自然給大地洗個沃盥。
組詞
1. 沃土:肥沃的土地。
2. 盥洗:洗濯身體。
3. 沃野:肥沃的田野。
近義詞
清潔、潔淨、洗濯
反義詞
髒污、肮髒、不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