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戒。 唐 杜牧 《唐故岐陽公主墓志銘》:“自主降于尚書,壁絶外之,初怒中笑,後皆敬畏,累聖亦指示主德以誡警之。”
“誡警”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差異,主要分為現代制度性用法和古代文獻中的引申義:
“誡警”指針對領導幹部的一種組織措施,適用于存在以下情況但未達到黨紀、政紀處分程度的情形:
唐代杜牧在《唐故岐陽公主墓志銘》中曾用“誡警”表示警戒、警示,通過德行示範達到規勸效果。
現代語境下,“誡警”是組織部門對領導幹部的監督手段,兼具告誡與警示作用;古代則側重通過德行或事例進行勸誡。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含義。
《誡警》是一個漢語詞彙,它的意思是警告、告誡、勸誡、規勸。
《誡警》這個詞由“讠”和“戒”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16畫。
《誡警》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說文解字》中,它是由“誡”和“警”兩個單獨的漢字組合而成。
在繁體字中,“誡警”這個詞的寫法不會有太大變化。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筆畫的形狀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誡警”仍然保持着基本的意義。
1. 警察叔叔給孩子們上了一堂關于交通安全的誡警課。
2. 老師對學生進行了一番嚴肅的誡警,要求他們不要再上課遲到。
誡告、警告、告誡、勸誡、規勸、警示
警戒、告诏、告誡、勸誡、規勸、警示
勸慰、寬慰、鼓勵、安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