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诫警的意思、诫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诫警的解释

警戒。 唐 杜牧 《唐故岐阳公主墓志铭》:“自主降于尚书,壁絶外之,初怒中笑,后皆敬畏,累圣亦指示主德以诫警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诫警”是一个由“诫”与“警”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向通过劝诫、规训达到警示目的的言语或行为。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诫”本义为“以言辞约束行为”,引申为劝告、规劝;“警”则强调对潜在危险或过错的预先提醒。二者结合后,“诫警”既包含主动引导的劝诫性,又隐含对负面后果的警惕性。

从词源结构分析,“诫警”属于同义复词,最早可追溯至汉代文献。如《后汉书·崔寔传》记载“明设诫警”,指通过明确规则达到警示官吏的效果。现代语境中,该词多用于书面语,常见于法律文书、规章制度或权威性文本中,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三章第二十条提到“诫警谈话制度”,指对履职不力者进行正式告诫并督促整改的行政措施。

与近义词“告诫”“警告”相比,“诫警”更强调程序性和书面规范性。参考《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释义,“告诫”侧重口头劝解,“警告”带有强制约束力,而“诫警”特指组织或机构依据既定规范发出的正式提醒,具有法律或行政效力。在《辞海》第七版中,“诫警”被归入法律术语范畴,与“训诫”“申诫”形成递进式责任追究机制。

网络扩展解释

“诫警”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所差异,主要分为现代制度性用法和古代文献中的引申义:

一、现代制度性定义

“诫警”指针对领导干部的一种组织措施,适用于存在以下情况但未达到党纪、政纪处分程度的情形:

  1. 适用对象:区委任免的领导干部。
  2. 适用情形:
    • 在政治立场、全局问题上出现认识模糊或言行偏差。
    • 工作失职导致群众利益受损且反应强烈。
    • 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影响班子团结。
    • 生活作风或廉洁自律问题引发不良影响。

二、字义分解

三、古代文献中的引申义

唐代杜牧在《唐故岐阳公主墓志铭》中曾用“诫警”表示警戒、警示,通过德行示范达到规劝效果。

现代语境下,“诫警”是组织部门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手段,兼具告诫与警示作用;古代则侧重通过德行或事例进行劝诫。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暴敖背饥荒常规化逞凶肆虐池干冲浪运动穿针楼翠罗弹毫得胜褂度世耳屎恶实焚巫附饰戈波格局根机艮岳箇样共蒂莲公孙衍够瞧狗腿差还辟含冤呵雉呼卢鸿消鲤息槐序嗟呼节尚记恨敬香极烛倦容壼彝棂床留狱卵囊銮旗论议落点买菜求益貌阅闷窒明决命门拿腔做势偶成签证乞留恶滥伸恩神运鬼输试播侍夜甜叶菊完璞稳厚相思曲些子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