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訪書的意思、訪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訪書的解釋

訪求難覓的書籍。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一》:“前代懸購遺書,鹹著條目。 隋 有闕書録, 唐 有訪書録, 宋 有求書録,人主留意若此。” 柯靈 《向拓荒者緻敬》:“三年後,他因訪書去 浙江 ,還順道到 澉浦 訪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訪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訪求難覓的書籍”,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1. 字面含義與構成
    “訪”指探訪、尋求,“書”即書籍,合指通過主動探訪、搜尋來獲取珍貴或罕見的書籍。例如柯靈曾提到“因訪書去浙江”,即為了尋找書籍而前往某地()。

  2. 曆史背景與文獻出處

    • 該詞最早見于明代胡應麟的《少室山房筆叢》,文中提到隋、唐、宋三代均有官方組織的訪書活動,如“隋有阙書録,唐有訪書録,宋有求書録”,說明古代對典籍收集的重視()。
    • 曆代帝王通過懸賞、編目等方式系統搜集散佚文獻,體現了“訪書”在文化傳承中的作用。
  3. 現代應用與實例
    現代語境中,“訪書”多用于形容學者、藏書家或文化工作者有目的地搜尋稀見書籍的行為,例如作家為創作而專門探訪古籍()。

  4. 延伸意義
    除實體書籍外,“訪書”亦可象征對知識的渴求,或對曆史、文化的追溯與研究。

該詞貫穿古今,既指具體的尋書行為,也承載着文化保存與傳播的意義。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獻搜集制度,可參考《經籍會通》等典籍(相關解釋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

《訪書》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

漢字《訪書》是由兩個部分組成,拆分為“訪”和“書”。

其中,“訪”是聲旁,讀音為fǎng,表示“去找”的意思;它的構成部首是言,筆畫數為5。

而“書”是形旁,讀音為shū,表示“寫的東西”;它的構成部首是十,筆畫數為4。

《訪書》的來源和繁體寫法

《訪書》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人雅士對書籍的尊重和熱愛。在古代,書籍往往稀缺珍貴,人們為了獲取更多的知識和文化,常常去拜訪有書的人,以求借閱或交流。

繁體字的寫法是「訪書」。

古時候《訪書》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為了強調對書籍的尊重和禮儀,有時會用「拜訪書」的寫法來表示。拜訪書的寫法是「拜訪書」,其中拜訪的部分加上了“拜”的字旁,強調了出門拜訪書籍的動作。

《訪書》的例句

1. 他經常去圖書館訪書,獲取新的知識。

2. 我在準備考試的時候,訪書成了我的主要活動。

3. 借助互聯網,我們可以更方便地訪書,拓寬視野。

《訪書》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訪客、拜訪、訪問、訪談。

近義詞:看書、讀書、獲書、借書。

反義詞:藏書、禁書、失書、失訪。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