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席的意思、柏席的詳細解釋
柏席的解釋
即箔席。載黍稷之席。柏,通“ 箔 ”。一說為椁席。古喪禮中神坐之席。《周禮·春官·司幾筵》:“凡喪事設葦席,右素幾,其柏席用萑,黼純。” 鄭玄 注:“ 鄭司農 雲:‘柏席,迫地之席,葦居其上。或曰柏席,載黍稷之席。’ 玄 謂:柏,椁字磨滅之餘。椁席,藏中神坐之席也。” 孫诒讓 正義引 孔廣森 曰:“柏當讀如今之箔。故世謂萑葦所織作者曰箔,《玉篇》始有其字,古或通作薄。此經則借作柏。” 清 王引之 《經義述聞·周官下》:“家大人曰:‘柏者,椁之借字, 鄭 注以柏為椁字磨滅之餘,非也。椁、柏聲相近,故字相通。’”參見“ 椁席 ”。
詞語分解
- 柏的解釋 柏 ǎ 常綠喬木,葉鱗片狀,結球果,有“扁柏”、“側柏”、“圓柏”、“羅漢柏”等多種。木質堅硬,紋理緻密。可供建築及制造器物之用: 露(柏樹上的露水,據說用以洗眼,有明目的作用)。 姓。 柏 ó 〔
- 席的解釋 席 í 用草或葦子編成的成片的東西,古人用以坐、卧,現通常用來鋪床或炕等:席子。草席。葦席。竹席。涼席。席地而坐。席卷(僴 )。 座位:席位。席次。出席。列席。 酒筵,成桌的飯菜:筵席。宴席。酒席。
網絡擴展解釋
“柏席”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與喪禮相關,其含義存在兩種解釋,以下為詳細分析:
一、基本釋義
-
通“箔席”
指用葦、竹等材料編織的席子,用于承載黍稷等祭品。這裡的“柏”是通假字,通“箔”(即葦席)。
-
指椁席
在喪禮中,椁席是放置于棺椁内的神位之席,用于祭祀儀式。此說法認為“柏”可能是“椁”字因磨損而殘存的誤寫。
二、文獻依據
- 《周禮·春官·司幾筵》記載:“凡喪事設葦席……其柏席用萑,黼純。”
鄭玄注引鄭司農觀點,認為柏席是貼近地面的底層席,上層鋪葦席;另一說則認為是載黍稷的祭席。而鄭玄本人認為“柏”實為“椁”的殘字,指棺内神位之席。
三、争議點
學術界對“柏席”的具體用途存在分歧:
- 用途争議:一種觀點強調其作為祭品承載物的功能,另一種則側重喪禮中神位的象征意義。
- 字形考據:清代學者孔廣森提出“柏”通“箔”,孫诒讓進一步論證了這一觀點。
四、總結
“柏席”是古代喪葬禮儀中的專用器具,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周禮》原文及鄭玄、孫诒讓等學者的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柏席》一詞的意思
柏席(bǎi xí)是一個詞語,指的是用柏樹草制成的席子。這種席子在古代被廣泛使用,因其柏樹草的特殊材質而被認為是高質量的席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柏席》可以拆分成“柏”和“席”兩個部分。其中,“柏”的部首是木,筆畫數為木的四畫;“席”的部首是巾,筆畫數為巾的六畫。
來源和繁體
《柏席》一詞源自中國古代。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柏縂」。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和差異。關于《柏席》這個詞的古代寫法可能不同于現代漢字的寫法。然而,目前找不到确切的古代漢字寫法。
例句
1. 他用柏席來制作一個涼爽的夏季墊子。
2. 這個柏席很結實,可以使用很長時間。
3. 我喜歡在柏席上打盹,感覺非常舒適。
組詞
與《柏席》相關的組詞有:
1. 柏樹:指柏木,是一種常見的樹木。
2. 席子:指用來坐卧的墊子或床上的褥子。
近義詞
與《柏席》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竹席:指用竹子編制而成的席子。
2. 草席:指用草繩編制而成的席子。
反義詞
與《柏席》意思相反或對立的詞語可能沒有明确的反義詞,因為它是指特定的席子材料而言。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