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取箭的工具。《周禮·夏官·射鳥氏》:“射則取矢,矢在侯高,則以并夾取之。” 鄭玄 注:“矢著侯高,人手不能及,則以并夾取之。并夾,鍼箭具。”侯,箭靶。《文選·張衡<東京賦>》:“并夾既設,儲於廣庭。” 薛綜 注:“并夾,鉗矢者。”
“并夾”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指古代取箭的工具,主要用于從高處(如箭靶)取下難以用手直接觸及的箭矢。拼音為bìng jiā,繁體寫作“並夾”。
根據注釋,“并夾”可能是一種帶有針狀或鉗狀結構的工具,用于夾取或固定箭矢。其具體形制已無實物留存,但結合“鍼(針)箭具”的記載,推測可能是類似鑷子的設計。
“并夾”是古代射禮或軍事訓練中的重要工具,體現了古人在器械使用上的智慧。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周禮》等典籍的注釋或考古研究。
并夾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同時夾雜、交織在一起。
并夾的拆分部首是并,拆分筆畫是12。
并夾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發展。它的繁體字形為「並夾」。
在古代,寫「并夾」這個詞的時候會使用不同的漢字寫法。比如,可以用「並」和「夾」來表示。
1. 紅與黃的顔色并夾在一起,形成了美麗的景色。
2. 他的回憶中,過去和現在的記憶并夾在他的心裡。
并夾的組詞包括并夾雜、交并夾雜、并夾雜着等。
并夾的近義詞有交織、混合,反義詞可以是分離、分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