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截鶴續凫的意思、截鶴續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截鶴續凫的解釋

《莊子·骈拇》:“長者不為有餘,短者不為不足。是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後因以“截鶴續鳧”比喻事物勉強相代,失其本性。 元 耶律楚材 《為石璧寺請信公庵主開堂疏》:“竊以 達摩 昔年莽鹵,截鶴續鳧, 天寧 今日顢頇,證龜作鼈。” 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卑唐》:“至於 有唐 ,雖設書學,士大夫講之尤甚。然纘承 陳 隋 之餘,綴其遺緒之一二,不復能變,專講結構,幾若算子。截鶴續鳧,整齊過甚。”參見“ 斷鶴續鳧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截鶴續凫”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義

截鶴續凫(拼音:jié hè xù fú)比喻強行改變事物的自然本性,導緻適得其反的結果。它常用來批評違背客觀規律、生搬硬套的行為。

二、出處與典故

  1. 出處:
    源自《莊子·骈拇》中的寓言:“凫胫雖短,續之則憂;鶴胫雖長,斷之則悲。”
    (野鴨的腿雖短,若強行接長會使其痛苦;鶴的腿雖長,若強行截短會使其悲傷。)

  2. 典故解析:
    莊子通過這一比喻,強調萬物應順應自然規律,不可主觀臆斷地改造,否則會破壞事物的本性。

三、用法與例句

四、近義詞與擴展

五、常見誤讀

部分資料誤将此成語解釋為“中斷他人行動,繼續未完成之事”(如、4),實為對典故的誤解,需以《莊子》原意為準。


這一成語以生動的動物比喻,警示人們尊重客觀規律,避免主觀武斷的幹預,具有深刻的哲學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截鶴續凫

《截鶴續凫》是一個成語,意為像截斷鶴一樣又能續斷凫,比喻一個人才學全面,能夠經受各種困難的考驗并成功。

這個成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截鶴(截,從戈,戈為兵器,表示截斷;鶴,從鳥,表示鶴)和續凫(續,從纟,纟為繩索,表示延續;凫,從鳥,表示凫)。

《截鶴續凫》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論語·為政》中,其中有“截長補短”一詞,意為修正長處并補充短處。後來演進為《荀子·勸學》中的“截鶴續凫”,意為截短鶴腿、續長凫腿,指摘取各者長處,而舉取長亦并也。

對于這個成語的繁體寫法,可以使用「截鶴續凫」。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些許不同。例如,《截鶴續凫》中的「截」可以寫作「截」、「斬」,而「鶴」可以寫作「鶴」。這些古字寫法在今天已經很少使用了,但我們可以在古代文獻中看到它們的存在。

以下是《截鶴續凫》的例句:

他的知識廣博,才華橫溢,真可謂是截鶴續凫。

相關詞彙

組詞:截長補短、截胫剖心。

近義詞:兼收并蓄、博古通今。

反義詞:一知半解、孤芳自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