拭目傾耳的意思、拭目傾耳的詳細解釋
拭目傾耳的解釋
[watch and listen attentively] 拭目:擦了眼睛看。傾耳:側過耳朵聽。形容仔細看聽
詞語分解
- 拭目的解釋 擦亮眼睛。形容殷切期待或注視。《漢書·張敞傳》:“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拭目傾耳,觀化聽風。” 顔師古 注:“言改易視聽,欲急聞見善政化也。”《南史·張融傳》:“出入朝廷,皆拭目驚觀之。” 宋
- 傾耳的解釋 謂側着耳朵靜聽。《史記·淮陰侯列傳》:“農夫莫不輟耕釋耒,褕衣甘食,傾耳以待命者。” 唐 章碣 《陪浙西王侍郎夜宴》詩:“小儒末座頻傾耳,祗怕城頭畫角催。” 葉聖陶 《窮愁》:“老母傾耳 阿松 榻,
網絡擴展解釋
“拭目傾耳”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專注觀察、仔細傾聽的态度,通常用于表達對某事物或某人的高度關注和期待。以下是詳細解釋:
1.字面含義與結構
- 拭目:擦亮眼睛,表示仔細看或期待看清某事。
- 傾耳:側耳傾聽,形容專注地聽。
- 組合後強調“專注觀察、用心聆聽”的動作,帶有期待或重視的意味。
2.出處與典故
出自《漢書·張敞傳》:“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拭目傾耳,觀化聽風。”
原指漢宣帝繼位時,天下人殷切期待新政,後演變為成語,表達對重要人物或事件的密切關注。
3.用法與場景
- 適用情境:
- 形容對重大事件、政策、言論或人物表現的期待,如“衆人拭目傾耳,等待結果公布”。
- 表達對他人的觀察與傾聽,如“他發言時,全場拭目傾耳”。
-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可單獨使用或搭配具體對象。
4.近義詞與延伸表達
- 近義詞:側耳傾聽、屏息凝神、翹首以待。
- 反義詞:充耳不聞、視而不見。
- 延伸用法:常與“觀化聽風”連用,強調觀察形勢與風向(例見)。
5.例句參考
- 《漢書》原句:“天下莫不拭目傾耳,觀化聽風。”
- 宋代司馬光:“議者無複可言,唯拭目傾耳,以瞻望聖政而已矣。”
- 現代造句:“發布會現場,記者們拭目傾耳,等待企業公布年度戰略。”
這一成語通過具象的動作描寫,生動展現了人們高度專注、滿懷期待的心理狀态,適用于書面和正式口語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拭目傾耳》:詞義解釋
《拭目傾耳》是一個成語,是形容一個人對某種事物或某種現象感到非常吃驚、震驚或驚歎不已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拭目傾耳》這個詞可以根據組成部分進行拆分:
- 拭(shì):手部偏旁
- 目(mù):目部偏旁
- 傾(qīng):人部偏旁
- 耳(ěr):耳部偏旁
總共有13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拭目傾耳》這個成語出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在古代的文字中,有一個繁體字“訣”,與現在的“傾”音相近,也可以用來表達同樣的意思。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的有些不同。《拭目傾耳》的古代寫法如下:
拭:杳人骨手
目:罒日月
傾:乂人
耳:⺀厶又
例句
這個成語可以用在很多情境中,下面是一些例句:
1. 當我看到他表演的魔術時,我真是拭目傾耳,簡直難以置信。
2. 老師在課堂上講述的故事讓學生們拭目傾耳,全神貫注。
3. 這場音樂會的表演實在是太精彩了,讓人拭目傾耳。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拭目以待、傾心傾力、耳目一新
近義詞:驚心動魄、引人入勝、讓人震撼
反義詞:平淡無奇、毫無波瀾、寡聞少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