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蔽扞的意思、蔽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蔽扞的解釋

亦作“ 蔽捍 ”。1.屏障;屏藩。 漢 桓寬 《鹽鐵論·地廣》:“故邊民百戰而中國恬卧者,以邊郡為蔽扞也。”《後漢書·西域傳·車師》:“ 北匈奴 呼衍王 率兵侵後部,帝以 車師 六國接近北虜,為 西域 蔽扞,乃令 敦煌 太守發六國兵……救之。”

(2).遮攔;護衛。《詩·小雅·桑扈》“君子樂胥,萬邦之屏” 漢 鄭玄 箋:“王者之德樂賢知在位,則能為天下蔽捍、四表患難矣。”《三國志·吳志·程普傳》:“ 策 嘗攻 祖郎 ,大為所圍, 普 與一騎共蔽扞 策 。”《新唐書·忠義傳上·常達》:“ 貴 忿,舉笏擊其面, 達 不為懾,亦拔刀逐之, 趙弘安 為蔽捍,乃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蔽扞”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1. 屏障、屏藩
    指地理或軍事上的防護屏障。例如漢代文獻《鹽鐵論·地廣》提到邊郡作為“蔽扞”,保護中原免受侵擾;《後漢書·西域傳》中車師六國被稱為“蔽扞”,意為阻擋北匈奴入侵西域的屏障。

  2. 遮攔、護衛
    強調主動保護的行為。如《三國志·吳志·程普傳》記載程普在戰場上“蔽扞”孫策,即以身護衛;《新唐書·忠義傳》中趙弘安為常達“蔽捍”,使其免遭傷害。


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蔽扞》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用來遮蔽或保護的屏障或護衛。根據它的部首和筆畫可以進行拆分,部首是艸(草字頭),筆畫有12畫。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它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但基本上保持了原本的形态。 這個詞語的來源比較古老,可以追溯到中古漢語時期的蒲岐《齊東野語•童蒲岐序》和明代劉基的《增廣賢文•卷二百三十三》中都有使用。 蔽扞比較繁體的寫法也有,例如「蔽瞰」、「蔽瀾」等,但它們的意思可能稍有不同。 下面是一些關于《蔽扞》的例句: 1. 此處有一道蔽扞,阻擋了孩子們進入危險地帶。 2. 他的友情像蔽扞一樣保護着我,讓我感到溫暖和安全。 與《蔽扞》相關的組詞可以有蔽障、蔽護、蔽庇等。在意思上,與蔽扞比較接近的詞彙有屏障、屏蔽等。而相反意義的詞彙可以是暴露、暴揚等。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