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耿介高潔。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是以介潔而無政事者,非撥亂之器。” 宋 蘇舜欽 《王公行狀》:“公剛峭介潔,而性仁厚,果於義斷,論者謂有烈祖之風操。” 明 方孝孺 《與鄭叔度書》之二:“夫 屈原 之《離騷》,憂世憤戚,呼天目鬼神自列之辭,其語長短舒縱,抑揚闔闢,辯説詭異雜錯而成章,皆出乎至性,忠厚介潔得風人之義。” 清 王晫 《今世說·方正》:“﹝ 翁遜 ﹞介潔方正,雖貴遊至其門,弗見也。”
“介潔”是一個漢語詞彙,綜合多個權威詞典解釋,其核心含義可概括如下:
“介潔”指耿介高潔,形容人品格正直清廉、不隨流俗。該詞由“介”(耿介)和“潔”(高潔)組合而成,強調内在的道德堅守與外在的行為清廉。
詞義延伸
除字面意義外,部分文獻(如)提到其可引申為言辭謙虛、不自我誇耀的态度,但此用法多見于現代擴展解釋,古典語境仍以“耿介高潔”為主流。
文獻用例
近義與反義
現代語境中,“介潔”多用于書面語或對曆史人物的評價,例如:“他一生介潔自守,拒絕權錢交易”。需注意該詞使用頻率較低,日常表達中可用“正直清廉”等更通俗的詞彙替代。
提示:如需進一步探究古典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抱樸子》《蘇舜欽集》等原著。
介潔(jiè jié)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潔淨、清潔、幹淨的意思。
介潔由“介”和“潔”兩個部首組成。其中,“介”是本字的聲旁,表示污垢的意思;而“潔”是本字的形旁,表示水的意思。
介潔的總筆畫數為10畫。
《說文解字》中沒有介潔的解釋,因此它是後來擴展産生的詞語。
介潔的繁體為「介潔」。
在古代漢字中,介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介字古篆字形中上部為長方形,中下部為豎狀,代表牆屏隔離之意。而潔的古字形中上部為水,下部為疋,表示用水洗滌清潔的意思。
1. 她勤快好學,對待工作始終保持介潔的态度。
2. 這個家庭特别注重環境的介潔,經常打掃清理。
3. 保持一個幹淨整潔的環境對身心健康非常重要,我們要做到每天環境介潔。
組詞:衛生介潔、清潔介潔、環境介潔。
近義詞:整潔、清潔、幹淨。
反義詞:肮髒、污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