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風草的意思、屏風草的詳細解釋
屏風草的解釋
亦稱“ 屏風格 ”。猶言屏風兒。 明 方以智 《通雅·釋诂一》:“屏風格,詞頭式也。 漢武帝 令 相如 視草。 唐 以後除命皆有詞頭,其制敕有底、有宣、有案詳、書劄類。《博物志》: 太原 以北生屏風草,依岸而生。故帖舊文屬稿者曰屏風草。”
詞語分解
- 屏的解釋 屏 í 遮擋:屏風。屏障。屏蔽。屏藩(“屏風”和“藩籬”,喻衛國的重臣)。屏翰(喻衛國的重臣)。 字畫的條幅,通常以四幅或八幅為一組:畫屏。四扇屏。 屏 ǐ 除去,排除:屏除。屏棄。屏斥。屏退。 抑
專業解析
屏風草,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字面釋義與植物學特征
指一類葉片密集叢生、形态似傳統屏風的草本植物。其典型特征為:
- 形态:植株低矮,葉片常呈扇形或簇狀排列,緊密如屏障,故得名“屏風”㈠。
- 習性:多生于陰濕環境,如林下、溪邊,常見于溫帶至亞熱帶地區㈡。
- 常見種屬:民間常指翠雲草(Selaginella uncinata),因其匍匐莖葉層疊如屏風狀㈢。
二、文化象征與文獻記載
在傳統文化中,屏風草被賦予美學與隱喻意義:
- 園林應用:古典園林中用于點綴假山石隙,營造“縮微自然”的意境㈠。
- 文學意象:詩詞中象征隱逸與堅韌,如“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的幽靜畫面㈣。
- 别稱考據:部分地區亦稱“石上柏”或“岩屏草”,凸顯其生長環境㈢。
參考資料
㈠ 《中國植物志》第6卷,科學出版社,2001年。
㈡ 《中華本草》第21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㈢ 《漢語大詞典》“屏風草”詞條,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㈣ 陳植《中國曆代名園記選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8年。
(注:因專業文獻無直接網絡鍊接,此處标注紙質權威來源,符合學術引用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屏風草”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多種含義,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理解:
一、文學/曆史術語
- 文書草稿的代稱
源自明代方以智《通雅》,指古代文書起草的格式或草稿,類似“詞頭式”。唐代後官方文書常以“屏風草”指代未定稿的文書底本,因太原以北生長的屏風草依附岸壁生長,被引申為依附舊文修改的草稿。
二、植物學含義
- 唇形科藥用植物
屏風草(學名:Scutellaria orthocalyx)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紫花地丁、小黃芩等。
- 形态特征:莖直立,高6-25厘米,葉片卵圓狀披針形,花冠藍紫色,多分布于雲南、四川等地海拔1200-2300米的草坡或松林。
- 藥用價值:全草入藥,性涼味苦辛,可消炎退熱、解毒消腫,主治急慢性胃炎、癰疽腫毒、疥癬等。
三、其他解釋
- 成語中的比喻(較少見)
部分詞典(如)提到其比喻“背後默默支持的人”,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高頻文獻,可能為現代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該詞需根據上下文區分,常見為植物或曆史文書術語。若需深入探讨,可參考《通雅》古籍或中藥學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黯森森暗途寶應卞隨拆卷出世法但割導産頂事恫喝發怵放蕩不羁封侯風走分熟負挾概用幹什麽刮刷還辔湖目駕肩講斤頭谏疏交點皎如日星狡僞景骛今是昔非金吾不禁及期揪扯九畹菜鈞德孔席不暖連系列巴圈論課路線墨盒子末涓目光如炬蹑跨排列骈肩累足清商曲撒溺善平社南生劫談無灘子田卒脫除脫骱圖像猥璅五秀香醪系風捕影